2025年2月18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5年第11期(总第4026期) 导报二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花式”迎开学 “盎然”新学期
《教育导报》2025年第11期(总第4026期) 导报二版

新学期,川大附小清水河分校学生与哪吒一起勇敢追逐自己的梦想。(蒋红摄)


春有归期,新岁序开。近日,我省各地中小学校陆续开学,不少学校开展了一系列既有“深”意、又有“心”意的特色活动,用满满的仪式感欢迎学子们回归书声琅琅的校园,也为新学期注入蓬勃生机与活力。

成都七中初中附属小学开学报到日,老师带领学生清点新教材发放是否到位。(记者 陈朝和摄)

关键词:思政教育

2月13日,是巴中市各中小学开学第一天,各学校纷纷上好“开学第一课”,开启新学期的学习生活。

“同学们,我守护的不仅是墓碑,更是红军烈士不朽的精神丰碑……”通江李先念红军小学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开学第一课”。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守墓人王建刚老人走进校园,为全校1179名学生带来了一堂感人至深的红色思政课。

“王爷爷,您为什么要一直守护烈士陵园呢?”六年级学生何雨举手提问。王建刚老人慈祥地笑了笑:“因为他们是我们的亲人啊。没有他们的牺牲,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要让更多的人知道他们的故事,让红军精神代代相传。”

“王爷爷的故事让我明白了什么是信仰,什么是责任。”六年级学生王一环在课后感言中写道,“我要好好学习,将来也要像红军战士一样,为祖国贡献力量。”

近年来,通江李先念红军小学充分利用当地红色资源,创新思政课形式,通过开展“红色故事会”“重走红军路”等活动,让红色基因融入学生血脉。校长杜鹏表示:“我们将继续探索更多生动活泼的思政课形式,让红色教育入脑入心,培养更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当天,巴中市师生还通过线上平台,集中聆听了一堂红色思政讲座。本次红色思政讲座由“全国模范教师”、成都七中育才学校历史教师叶德元主讲。他讲述了革命先辈们的奋斗历程,希望同学们不忘过去,从先辈的精神中汲取力量。巴中各地各校还充分运用巴中革命老区红色资源,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自觉赓续红色血脉,以“小我”融入“大我”,用奋斗擦亮青春底色。

关键词:人工智能

“梦想不分大小,奋斗不分职业!”在成都七中初中附属小学的开学典礼上,一位“神秘嘉宾”的到来让全场沸腾起来。在被称为“我与 AI谈梦想”的活动环节中,“神秘嘉宾”—— AI软件随机抽中6位幸运同学登台问答:“我想成为一名教师、医生、歌手……”话音刚落, AI绘图软件就画出了学生在未来从事该职业的画面。

“我想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从小学开始,我应该做哪些准备呢?”在老师的邀请下,一位同学紧接着提问。屏幕上,年初爆火的 DeepSeek(深度求索)人工智能模型,实时解答了学生的疑问:从鼓励孩子加强锻炼,培养合作意识,到努力学习知识等方面提出清晰建议,最后附上长期规划。鲜活的互动引起全场学生的共鸣,掌声不断。

“我喜欢种植物,可老是忘记照顾它们。我特别希望能有个厉害的帮手,能自动给植物浇水。”2月17日,在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新学期“开学第一课”上,四年级学生蒋雨珊走上讲台,向师生分享自己在寒假制作的智慧花盆。

在制作之前,蒋雨珊通过 AI工具寻找解决方案。“把方案优化后,我就开始调整、拼装、测试。这个具备自动滴灌功能的智慧花盆很好地帮我解决了忘给植物浇水的烦恼。”蒋雨珊说。

在“开学第一课”上,学校还引入了 AI虚拟哪吒与现场主持人互动,科技与传统元素的碰撞为活动增添了趣味,营造了轻松愉悦的氛围。“同学们,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导演饺子、 DeepSeek创始人梁文锋等人在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大放异彩,他们凭借智慧和毅力,一次次突破创新,实现了个人理想与社会担当的统一,让世界感受中国文化,见证中国力量。”川大附小党总支书记刘付兵展望科技强国的宏伟蓝图,勉励学生在新学期矢志奋斗、拼搏逐梦。

“起风啦!起风啦!”开学第一天,在成都市草堂小学西区分校,每位同学都拿着自己制作的风车,开启了新学期。在该校的开学典礼上,传统的风车展现出新时代的科技魅力:同学们用 DeepSeek查询风车相关的资料;学校邀请了东方电气(成都)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崔晓明,为学生现场讲述风力发电机组的建设故事,让同学们将注意力从手中的小风车转向提供绿色能源的“大风车”,“机组叶轮缓缓旋转,宛如哪吒脚下的风火轮,绿色能源的神话将由你们来续写和创造。”

关键词:劳动教育

新学期第一天,合江县大桥中学将课堂搬至劳动实践基地,以一场别开生面的“菌菇探秘”活动拉开序幕。学生们在采摘、烹饪与感悟中体味劳动之美。

“大家看,这朵赤松茸的菌盖已经完全展开。采摘的时候,一定要用手轻轻握住菌柄的底部,像这样……”学校副校长田志勤一边讲解,一边示范。学生们蹲下身,小心翼翼地采下一朵朵蘑菇。采摘完毕便转战露天厨房。“火候要稳,松茸鸡汤才能鲜而不腻!”在老师和家长的指导下,学生们分工协作,素炒松茸、松茸炒肉、松茸鸡汤等菜品纷纷出锅。“自己做的饭就是香!”学生们感叹道。

“小小蘑菇,大大价值。这场活动不仅是劳动课,更是一场‘收心’仪式,帮助学生从假期的松弛感中走出来,把学习热情‘燃’起来!”合江县大桥中学校长李自力表示,未来,学校将继续深耕劳动教育,打造锤炼品格、滋养精神的沃土,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开学首日,武胜县城东学校校园内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学生们一进校门便迫不及待来到各自班级的责任菜地,看着上学期亲手撒下的种子变成嫩绿的蔬菜,脸上满是惊喜与自豪。大家分工协作,小心翼翼地采摘,不一会儿便收获满满。此次收菜,不仅让学生体验到劳动的快乐与丰收的喜悦,也为本学期开了一个好头。

“今天,通江银耳以独特的食用价值、药用价值以及特殊的传统工艺,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通江县实验小学“开学第一课”上,来自通江县银耳博物馆的6位讲解员现场为师生演绎原创情景剧《耳山会碑》。情景剧将历史元素与当代文化融合,传统与现代对话,技术与艺术共生,让全体师生近距离感受到历代通江儿女对银耳的珍爱。

(周树江 符晓 陈金菊 赵茂全 王瑶 本报记者 陈朝和 葛仁鑫 王浚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