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8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5年第11期(总第4026期) 导报二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上接1版)
《教育导报》2025年第11期(总第4026期) 导报二版

2022年,广元市利州区突破机制束缚,让万达实验学校有住宿需求的部分学生借用龙潭小学校舍上课、住宿,并出资1300多万元修整校舍。至今,万达实验学校已有两届学生,共500余人在龙潭小学学习。

“对此,我们求之不得,办学条件优化了,学生多起来,校园又恢复了生机。”龙潭小学校长樊炳元高兴地说。龙潭小学教师平均年龄52岁,因老龄化和不自信,过去老师们很少参加集团校的赛课活动。如今受到万达实验学校年轻教师的感染,51岁的数学教师王绍炳主动报名参加了同课异构赛课。

“这些年,广元市的学区制治理、集团化办学、城乡共同体建设开展得如火如荼,在火热的实践中,一些县(市、区)和学校为求生存、求发展,催生出了更加灵活的办学模式。”黄廷全说。

目前,广元市共组建学区39个、教育集团36个、城乡学校共同体19个。利州区的5个学区、11个教育集团、3个学校联盟和2个城乡教育共同体,实行统筹招生,合理安排随迁子女就近就便入学,有效缓解了部分学校“大校额”问题;剑阁县实行学区内、联盟内教育教学一体化管理、“捆绑式”考评,实现区域内学校教育质量整体提升;有2500余名学生的七一宝轮学校和仅有7名学生的宝轮三小联合办学,重构资产配置,既化解了“大班额”,又扮靓了乡村小规模学校……

“人口在变,形势在变,教育也要变。”黄廷全表示,未来,广元市将结合区域实际,持续推进“学校建设由学位向床位转变”“资源配置由学校向学区转变”“优质资源从学校所有向全域所用转变”“教师队伍由学校人向系统人转变”,深入探索建立同人口变化相协调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机制,促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