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16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1年第101期(总第3629期) 导报四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与青春期孩子的沟通手册
■廖立湖
【读书】《教育导报》2021年第101期(总第3629期) 导报四版

■廖立湖

很少看韩国作家写的书,但这本《跟青春期的孩子说什么,如何说》还是吸引了我。作者李珉圭是韩国心理学博士、临床心理学专家、畅销书作家,现在是韩国亚洲大学心理学教授。他的这本书之所以激发了我的阅读兴趣,是因为书中很多跟孩子沟通交流的方法,解决了多个困惑我的疑问。

青春期的孩子,往往不愿意跟父母沟通,但李珉圭有自己的方法。他喜选择通过邮件与儿子政宇交流。政宇青春期的时候,不愿意当面与父亲交谈,对电子邮件却不反感,就这样,作者与儿子敞开了心扉。

做父母的,该怎样提醒孩子读书才有效?李珉圭做过调查,青春期的孩子,最讨厌父母叫他们读书。但是,青春期过后,特别是人到中年,我们最想做的事,却是青春期最反感的“读书”。于是,李珉圭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剖析了有关读书的五大误区:读书是无聊、痛苦的根源;不读书也能成功;读书对工作无益;读书无技巧可言;读书是要咬牙苦撑的事情。实际上,青春期的孩子总是喜欢用这样的理由来反对父母的教育引导。

李珉圭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比如有孩子说,不读书也能够幸福,甚至还举例:爱迪生和福特都没有大学文凭,他们是世界级发明家和大富豪,所以不用读大学也无所谓。看看孩子的这个逻辑,是不是感觉做父母的,没有几把刷子,的确搞不定新时代的“好少年”?李珉圭在书中告诉读者:告诉孩子,他的思维里有个逻辑陷阱——比尔·盖茨、爱迪生和福特等没有大学学历却获得成功的人只占极少数,其他创下丰功伟业的人大多读了大学的。在此基础上,李珉圭又追问了孩子必须扪心自问的3个问题:1 .我是否有异于常人的天赋?2 .我是否有热衷研究的事物?3 .我是否善于创新?孩子细细思考,就容易得出结论:那些没有大学文凭的发明家、大富豪有异于常人的天赋、不用人催促就会埋首钻研,有创新精神,看待世界眼光独到,能洞察机遇、预见未来……由此,李珉圭告诫年轻人,请不要用看似冠冕堂皇的理由来合理化自己的懒惰。

对目标不明,或者对目标明确,但却无法战胜自己惰性的孩子,李珉圭也有自己的教导方法。他建议孩子思考:“你现在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他认为青春期的孩子可以设定自己的人生目标,但当动力不足的时候,可以尝试填写自己的“生命线”,改变未来。大致操作是,确定三件事情:第一,我们出生在这个世界(过去);第二,我们总有一天会面临死亡(未来);第三,我们还活着(现在)。将这三件事画成一条数轴,填上理想中的告别世界的年龄,对比当下的年龄,然后规划“余生”该怎样度过。

对青春期的孩子,如果能够这样让他们自己参与自己的人生规划,并且理性剖析,那么效果肯定会大不一样的。

同时,这本《跟青春期的孩子说什么,怎么说》也有对孩子在课堂上不认真听讲等现象的分析、指导。李珉圭告诉孩子,失败者抱怨,成功者享受。该怎样对待上课?消极上课的孩子,总是会说“我认真了又有什么用?”李珉圭却说:“上课前要‘?’,下课后要‘!’。”“上课前要复习和预习。”“下课后回想一下课堂所学的内容。”“以开放的心态去上课。”“专注听课,和老师眼神交流。”“准备问题,和老师积极互动。”“注意老师的语气变化或重复强调的内容。”……也许有人会对李博士的这些建议嗤之以鼻,但身为一线老师的我却非常明白,能够做到这些的孩子,上课肯定是非常专注的,如果能这样听课,不优秀都难。

该书在编排上也独具匠心:每个章节的开头,是李珉圭写给儿子的鼓励的话语,温馨且实用。各章节的内容是具体细致的方法指导,章节的背后则是一个行动清单。李珉圭列出行动清单很有意思,如《大人与孩子如何走得更近》一节的行动清单是:1 .父母随时可能离开我们,马上为他们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2 .写一句向父母致谢的话;3 .假如今天是你生命的最后一天,试着给父母发条信息。这样的“清单”既有参与性,也有启发性。

李珉圭的这本《跟青春期的孩子说什么,怎么说》就是这样细致入微地指导读者,书中的内容涵盖了关于克服危机、目标制定、时间管理、读书技巧等诸多方面的高效方法,“给青春期的孩子们点亮了一盏提升学习力的明灯。”而我认为,阅读这样的育儿类书籍,任何父母都能“开卷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