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5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2年第93期(总第3741期) 导报三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居家时光,给孩子高质量的陪伴
成都高新区实验小学新川分校 陈璐 孙琪
《教育导报》2022年第93期(总第3741期) 导报三版

今年秋季学期,成都市中小学生经历了一小段“停课不停学”的居家学习时光。居家学习不仅是对老师和学生的考验,更是对家长陪伴和教育方式的考验。课堂上,学生可以随时问,老师可以随时答,知识点当场消化,老师还可以实时注意学生状态并进行提醒,而居家学习则特别需要家长的督促。

除此之外,长时间的“居家学习”还可能让一些孩子产生焦虑、烦躁等情绪。比如,因难以静心学习而烦躁、因无法坚持学习计划而焦虑、因拒绝不了电子产品诱惑而自责等。当家长担起监督孩子“居家学习”的重任,一些家庭教育中的问题也被集中暴露出来,部分家庭教育的错位与缺失也导致亲子关系面临考验。

现在,孩子们已回归课堂,但如何高质量地陪伴孩子学习,如何让孩子情绪稳定地面对学习和生活,依然值得我们思考。

去除功利化,提升教育认知和陪伴质量

回顾这段“居家学习”时光,我们发现一个严重的问题——很多孩子的居家生活只有学习没有其他。在家长的安排下,很多孩子每天只需要学习,玩耍的时间很少,更不需要参与家庭劳动。家庭成了比学校更严格的学习场所,这是非常错误的做法。

学生的任务不只是学习学科知识。家长应去除教育功利化,重点培养孩子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内容,比如情感、态度、价值观、兴趣、技能、理想等,与孩子多交流、多谈心,多和孩子一起开展亲子情感交流活动,也可以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比如洗碗、拖地等,还要注意每天给孩子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孩子自由支配,这一点非常重要。除此以外,多让孩子参加各类专题教育活动,提升孩子的责任担当,增强他们的家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也十分必要。

长时间的居家生活,也暴露出不少亲子陪伴的问题,我们发现,很多时候家长的陪伴质量堪忧,虽然看似陪伴在孩子身边,其实质却是精神的不在场。比如,满足孩子吃喝即可;觉得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家长参与不高;自己沉溺于追剧、打游戏,让孩子自己玩自己的……有效陪伴需要家长具备倾听能力、共情能力,还需要家长具备自我构建的能力和与孩子共同成长的愿望,这对家长而言,是一个难度不小的考验。

关注情绪变化,及时疏导孩子的心理问题

居家期间,由于被一些负面信息不断充斥感官等因素,家庭成员出现心理问题的几率也在增加。家长们应该明白,疫情之下,无论是成人还是孩子都容易出现焦虑、恐慌、愤怒、烦躁等情绪。家长应该控制自己的消极情绪,以防影响孩子。同时,有必要有效利用学校提供的心理教育资源与素材,协助学校做好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孩子保持理性思维,重视孩子的心理变化,加强对孩子的思想引导和心理疏导。

此外,由于家长对孩子的辅导频率增高,辅导内容增多,辅导时间增长,也容易导致家长情绪化,从而影响到亲子关系。家长需要找到自己情绪焦虑、紧张的根源,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学习目标、学习方式,及时调整教育方式,不把不良情绪传递给孩子,以免造成孩子的恐慌和抗拒,形成恶性循环。

提升学习指导力,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当孩子的学习主阵地由学校转向家庭,学习模式由集体互动学习变成了个体自主学习,学习形式由教师现场教学换为了网络教学……作为家长,密切关注孩子学习情况,充分配合学校和老师做好网络学习指导很有必要。家长要承担起“家庭教师”的职责,督促孩子制订计划,有章法、有步骤地进行预学、共学和延学。家长需及时掌握孩子的学习要求、学习动态、学习效果,并且适时给孩子端正态度,进行方法指导和时间调整,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效率,提升学习效果。

网上学习的适应性也是对家长的考验。网络技术成了支撑居家学习的硬技术,家长要有迅速适应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既能熟练使用这些学习平台,又能帮助并指导孩子使用,有时还需要解决一些突发性的技术难题,孩子如何科学使用电子设备也是需要家长干预的。

另外,居家学习期间,大多学校都给学生制定了作息时间表,但如果离开了家长的监管,作息时间表很难落实。因此,家长还要严格督促孩子按作息时间表执行,把握好孩子的学习内容、学习进度、学习节奏、学习时长,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