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9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3年第23期(总第3788期) 导报三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校园应多些“心理彩虹”
■贾宪章
观点《教育导报》2023年第23期(总第3788期) 导报三版

过去几年的疫情让师生心理经历了考验,特别是当自身、身边的亲朋受到意外和伤害时,心理、情绪问题会表现突出,少数人短时间内难以走出“心理阴霾”。在复杂的社会变化之时,作为“象牙塔”的学校,要关注师生心理表现、适时疏导反常情绪、科学调节异常反应,让校园多些“心理彩虹”,让师生心理及时得到呵护、保养、温暖。

校园应多些“呵护的彩虹”,用前置型疏导机制抚慰师生各种不良情绪。一是心理帮扶“精细化”。注重畅通校园内外的互相沟通,掌握师生不同环境中的具体表现,探讨具体问题的处置方案,研讨具体疏导细节,让他们出现不良情绪可以感受到“心有人爱,身有人护,难有人帮”。二是危机预防“主动化”。主动排查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前制订校园心理危机预防及干预方案,公布辅导教师名单、辅导时间、心理热线及在线答疑平台等信息,建立特异师生心理健康管理档案,对个别有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及时识别和危机干预,努力减少和避免各种不利因素对师生心理健康的不良影响。三是机制优化“细微化”。在评价机制制定和实施中充分尊重师生独特性,注意深入沟通,创新交流方式,做到即时发现、全面了解、即时关注师生情绪压力;协调好校园内外不同因素,为师生创设出舒心成长空间,借助培训活动、角色实践、团队协作等手段,搭建自主调节平台,防止心理超负荷。

校园应多些“理解的彩虹”,在温馨、关怀情境中缓解师生心理压力。一是创设温馨的调适情境。举办“专题心理辅导课”、阳光心理专题图片展、师生情感互动等活动,注重校园心理调适情境的创设,指导师生自主选择简便有效、适合自己的心理调适方法,并借助校园活动不断让自制力好、意志坚强的师生展现风采,感染并引导每一名师生敢于面对压力。格外专注师生课堂上的心理压力,相机创设缓解情境,抓住有利时机引导自我调节、主动适应课堂实践。二是创新温馨的减压模式。从不同教学岗位教师、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差异着手,关注他们在不同校园实践中的情绪变化和心理倾向,巧用活动展示平台,活用校园趣味话题,创新开展不同主题的趣味游戏、极富感染力的拓展活动,在具体活动中多一些互相激励情节、情感共鸣环节、彼此倾诉情境,唤醒自我调节意识,树立克服困难信心,让心中压力得以及时释放。三是拓展温馨的安慰空间。心理辅导教师及早指导师生掌握一些理解型、友好型沟通方式,在不良情绪出现时互相倾诉内心感受,发泄无法抑制的情绪;及早帮助师生养成“安慰式倾听”习惯,在倾听中熟悉他人的不同经历、感受、压力,进而滋生关爱他人的情感。

校园应多些“激励的彩虹”,在创新型实践活动中驱散“心理阴霾”。一是增强“校园媒体”的激励能量。用好文化长廊、微信群、公众号等手段,营造关心、关爱师生的温暖氛围,让优秀人物和感人事迹成为“心理感染源”,帮助师生汲取正能量,降低自身焦虑情绪,增强自立自强的信心。二是提升“家校团队”的激励氛围。发挥好教研组、社团、互助小组等不同团队的温暖效应,出现心理消极状态,团队成员互相帮助、共同鼓励,让每位师生看到“温馨的彩虹”;家里人理解的笑脸、激动的神情、支持的举动是“鼓劲的彩虹”,可以让师生的心中顿时充满力量。三是擦亮“生命教育”的激励价值。亲历是最好的人生教材,学校应找准切入点,借助不同形式的主题活动,引导师生理解生命价值,感悟生命意义,懂得珍爱生命,懂得珍惜时光,并不失时机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激励每一位师生努力进取,成就自己,奉献社会。

良好的心理教育氛围是一个系统工程,还要调动每位管理者和教师的智慧和热情,用“宽容的彩虹”“赏识的彩虹”“进取的彩虹”……温暖每一位师生,让他们保持好心境,以良好的心态参与校内外生活,以积极的情绪感染他人,以健全的人格激励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