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4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3年第34期(总第3799期) 导报二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专家学者与教育主管部门代表齐聚“太阳星公益行动”区域乡村教育发展论坛——
寻“根”问“路” 共话乡村教育振兴发展
■本报记者 葛仁鑫
《教育导报》2023年第34期(总第3799期) 导报二版

“乡村教育是乡村发展的希望,是改变乡村、振兴乡村的重要力量。”3月29日,在“太阳星公益行动”区域乡村教育发展论坛上,四川省陶行知研究会副会长汤勇动情地说。当天,多位教育专家和教育主管部门相关负责人齐聚丹棱县,共同探讨乡村教育振兴发展路径,统筹城乡教育协调发展、关爱乡村学校师生、结合乡土特色打造校园文化等话题,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

统筹城乡教育,助力优质均衡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城挤乡弱”是不少地方遇到的教育难题。谈起乡村教育,也往往离不开城市教育,两者如何有机协调?论坛上,各教育主管部门相关负责人分享了经验。

绵阳市紧紧抓住做实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的契机,实施提升城乡教育供给水平“1+4”工程(1个统揽:学校布局调整;4个专项工程:寄宿学校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学校质量提升、闲置校舍利用),着力解决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问题。

“我们在优化学校布局的同时,坚持城乡义务教育管理、教研、质量一体化发展。”绵阳市教育和体育局二级调研员胥执东说。绵阳市建设全市统一平台,打造“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三个课堂,共建共享城乡数字教育资源,实现了城乡教师、学生、家长全覆盖。

合江县教体局局长李淋春分享了一个小故事。2021年初,刚上任不久的他到合江县白鹿镇中学调研,这是一所典型的乡镇中学,优质生源流失,但教学成绩却名列前茅,甚至超过部分城区学校,学生也表现得落落大方。“他们的‘秘密武器’就是课堂教学改革。”

“白鹿中学的成功让我看到了乡村教育的希望。”李淋春说。如今,合江县全域推进、分步实施课堂教学改革,让不少乡村学校焕发出新活力。

丹棱县打破以地域为单位划分学区的模式,以办学共同体为基础,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通过“以城带乡、以强带弱、促优提质”的工作思路,着力破解城乡教育资源配备不均、农村学校办学效益不高、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

“近5年来,丹棱县统筹安排资金2 .5亿元,改造农村学校20所。”丹棱县教体局副局长杨成程说,丹棱县通过教师统一调配、师资共建共用、联合校本研修等形式,互通师资,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大融合。

关爱乡村学生,共建良好环境

近年来,心理健康教育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针对农村特点,不少嘉宾围绕关爱乡村学生心理健康分享了各地的经验。

2022年,资阳市开展全覆盖摸排留守儿童专项工作,建立留守儿童档案2538份,并通过建立未成年人“心海护航”心理健康服务志愿者工作室、帮扶结对、“村小圆梦活动”等形式,为留守儿童送去关爱。

“农村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一直是我们关注的重点。”资阳市教育和体育局三级调研员段钊说。资阳市各中小学均设立了心理辅导室,定时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试,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旺苍县教育局局长殷才昌谈到,近年来,旺苍县以“幸福师生,优教旺苍”为奋斗目标,秉持“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理念,坚持让每一个孩子不被落下,让每一所学校都不薄弱,努力构建“绿水青山”的教育生态。

如何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旺苍县聚焦“新教育实验”,开展了营造书香校园、建立学区教研联盟、开启师生读写活动、缔造完美教室等多项活动。

荣县通过抓好艺术教育、打造心理辅导室、开展温情家访活动、构建“家校社政”协同育人机制等方式,关爱农村学生成长。

“我们建立了‘特殊群体’学生档案,对重点学生做到‘一人一案’‘一人一策’。”荣县教育和体育局政教股负责人周小芳说。在荣县,每学期学校与辖区政府、派出所、乡镇(街道)等部门一起剖析问题,将信息资源共享、互通,共商全员育人模式,共建良好育人环境。

植根乡村土壤,推动特色发展

在工业化、城镇化以及社会经济日益现代化的今天,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乡村教育?乡村教育发展的道路何在?这也引发了论坛中各位嘉宾的热烈讨论。

“乡村社会是一个拥有巨大生活资源的场所,学生立足生活,依据生活所接受的教育,这本身就是一个最基本、最理想的教育状态。”四川省陶行知研究会副会长汤勇说,在乡村教育的发展中,必须用“活”乡土知识和文化。

如何将乡土资源与学校内涵提质相结合,他建议,结合乡土特色打造校园文化,打造便利的阅读条件,用乡土课程植根乡愁,以开放课堂链接生活,以特色活动释放天性,为每个乡村孩子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现代农业是蒲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结合地方经济和文化特色,我们进行了现代田园教育的实践。”蒲江县教育局副局长刘萍说,蒲江县现代田园教育的典型特征,就是回归自然、回归农村、回归书院。

例如,蒲江县围绕成佳镇的茶业发展,支持成佳学校开发茶叶生产、销售等校本课程,让在校学生积极有效地参与到当地的茶业发展中,形成了“学校+家庭+企业+社区”“四位一体”的教育模式。

大邑县立足区域实际,提出“办美丽而有温度的乡村教育”这一基本理念。大邑县教育局副局长杨元彰说:“围绕这一标准,我们跳出对城市教育的一味模仿和复制,追求乡村教育植根乡土的‘在地化’发展,把‘他者标准’转换为‘自我参照’。”

围绕该理念,大邑县推动“以评促建”评价改革,实施筑基工程、塑形工程、培根工程、铸魂工程,调动乡村学校办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乡村学校办学内生动力,培养真正的扎根乡土、富有乡情的“有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