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9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3年第44期(总第3809期) 导报三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体育课“栽秧捕鱼” “体劳融合”健体育人
■本报记者 夏应霞
《教育导报》2023年第44期(总第3809期) 导报三版

“播种”之前的热身活动。(图片由学校提供)

5月5日上午8时,来自成都市各区(市、县)的几百名体育和劳动教育任课教师早早来到成都市磨子桥小学分校。他们发现操场一角摆着一列列的毽球,还有一些拴着绳子的轮胎。更让老师们感到惊奇的是,另外几节体育示范课在该校20亩的劳动基地进行——由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的、主题为“注重实践以体兴劳”的体育与劳动教育融合实施的教研活动让老师们开了眼界。

◆体育课,也能搬到田野里

整队集合之后,帅气的唐国淋老师告诉孩子们今天上课的主题是“播种”。拿到教研活动手册的观摩老师们才明白那些整齐的毽子象征秧苗,沉重的轮胎象征犁地的犁。

唐老师让孩子们把裤脚挽起来,围着排列整齐的毽球——秧苗,开始慢跑热身。“加油,加油!”唐老师喊着口号,孩子们呼应着“一二,一二!”在跑步中,孩子们听到哨子响就到“育苗圃”里拔一把秧苗(一个毽球),然后放到操场边的篮筐里。这个环节,孩子们先拔秧,为后面的“插秧”做准备。接着,唐老师把学生分为4人一组迎面接力,拖轮胎奔跑“犁地”。“犁地”完毕,孩子们再4人一组将收集好的“秧苗”搬到“田埂”上。最后,孩子们分组“插秧”。这样的活动不但让孩子们体悟了农民插秧的过程,还锻炼了他们的下肢力量、反应能力和身体协调能力。课堂结束时,大家都气喘吁吁、汗流浃背,唐老师问孩子们有什么感想,孩子们感悟到种植劳动的辛勤,表示要珍惜每一粒粮食。

在学校的劳动基地里,王贺老师上的主题为“帮农民伯伯种植小番茄”的定向运动课更是有趣。

上课伊始,每个孩子拿到一张地图,地图上标明了农具店、秧苗铺、肥料站、花盆售卖处等位置。孩子们要根据地图指示找到相应店铺,使用“幸福币”购买产品,集齐所有工具后,种植小番茄。当孩子们穿梭在田野里找材料的时候,王贺告诉听课老师,课前已用“翻转课堂”的方式,让孩子学习了种植小番茄的方法,所以体育课上不再做知识讲解。40分钟的课堂上,除了组织、讲解、讨论所用时间,孩子们有25分钟在奔跑中完成辨别方向、定位、寻找、返回、种植的全过程。

除了“插秧”和“种植”两节课,磨子桥小学分校的体育老师还带孩子们进行了“扁担接力”“农田丰收”“趣味捕鱼”3节微课。孩子们在田野里挑着扁担赛跑、在鱼塘里用竹篮捕鱼、用“连盖”击打脱壳……“没想到这些我们小时候看到的劳动场景如今在城市的小学里也能看到。”参加活动的老师们惊讶地感叹,体育课原来真的能和生产劳动相结合,有趣的活动既让学生了解生产劳动的过程,又锻炼了身体素质,更体会到了劳动的精神和坚韧的力量。

◆体劳并重,推进综合育人

5节示范课后,3所学校分享了各自在“体劳融合”上做的尝试和探索;来自成都各区(市、县)的6名校长就体劳融合实施的育人价值、策略和方式、问题等进行校长沙龙;四川省、成都市的体育教研员对课例进行了点评。

磨子桥小学分校校长陈世连说,学校将“我运动、我健康、我幸福”作为引领文化。学校体育馆设施、设备达到一流水平,并有武术、羽毛球和足球3项优势项目,全校有50多个体育社团。2020年,学校建设了20亩的农场,2021春季第一次播种,现在成为中心城区占地面积最大的劳动实践基地。学校组织编写了“身边的五谷”的校本课程,将劳动教育分为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分类实施。目前学校推进体劳融合,在学校导向、师资培训、场馆使用、活动开展的元素上,积极探索用课例和项目的方式进行整合。

成都市金牛区全兴小学副校长李颖介绍了该校“劳动技能大赛中体劳融合”的实践路径。她说:“通过技能赛、活动评价和协同育人推进学科融合,实现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和体育核心素养,让孩子们劳有所获、劳有所得。”

锦江区盐道街小学528校区校长周雪介绍了该校通过职业体验课程的实施来落实体劳融合。为了解决学校门口的交通拥堵问题,学校和附近的成都市交警三分局一起开发了“小小交警职业体验课程”,孩子们学习“交警手势操”,举办融入交通元素的运动会,让孩子们在活泼有趣的体育活动中体验职业、学习交通安全知识。“体育源于劳动,与劳动同在,在劳动中创造,力量与健体由此融合。”周雪说。

“劳动可能是第一教育,最长线的教育。生命不息、运动不止,体育和劳动是伴随我们终身的教育、最幸福的教育。”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体育教研员谭步军在点评中说,此次教研活动体现“真引领、真教研、真融合”。他说,这次的课例展示,让老师们看到了劳动教育和体育怎么融合,怎么让孩子们在劳动过程中享受体育的快乐,既能得到体能锻炼,又提高劳动能力。

“体育和劳动从课程的性质、核心素养,都有非常多的相通、相同之处,它们都与身体联系,都有骨骼肌带动身体的活动,比如劳动中负重等对锻炼身体都有非常大的帮助。”谭步军认为,随着新课标推进的逐步深入,两育融合将逐步延申到三育、四育融合,最终实现五育融合的目标。他建议在体劳融合中,不要把体育和劳动局限在某一个范围之内,窄化体育或是劳动教育。体育和劳动教育的融合也不能搞形式化和外表化,要避免有体无育、有劳无育。教师们要在实践中思考把体育、劳动教育以及爱国主义、心理健康、美育等深度融合起来,用现代化和信息化的手段提高实效性,做好这两个学科的融合,并深入研究两育的融合、五育的融合,还要扎实研究怎样在学校生根。

成都市教科院体育教研员罗亚和在总结中建议学科教师要用跨学科主题的大单元、大概念来思考课堂改革,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在享受乐趣中增强体质,还要发展学生沟通、交流能力,培养健全人格,在劳动和体育锻炼中磨炼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