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16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3年第47期(总第3812期) 导报一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成都市新都区建立“校-地-校”协同育人机制,深入推进创新人才培养和科学教育发展——
梦想,在这里点燃
■本报记者 倪秀
《教育导报》2023年第47期(总第3812期) 导报一版

“哇,我会用摩斯电码发报了。”“哥哥姐姐们的机器人对抗赛太精彩了!”日前,成都市新都一中实验学校初一(1)班的学生,迎来了一堂特别的科学课。当天,他们走进西南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理学院、电气信息学院等相关实验室,在大学老师的带领下,参观并体验电码发报、操控机器人等。

走进大学实验室,探秘科学世界。这样的科学课堂,在新都区的中小学已是一种常态。

新都区位于成都北部,其基础教育体量稳居全市第一。区域内有西南石油大学、四川音乐学院、成都医学院3所高校。近年来,新都区充分利用属地资源,搭建起“校-地-校”协同育人机制,特别在拔尖创新人才和科学教育方面,与属地高校深度互动,建起多元化的创新人才培养新格局,区域科学教育得到了高质量的发展。

建立“校-地-校”协同育人长效机制

“驻地高校,是区域基础教育发展的宝贵资源。”成都市新都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王亮介绍,2018年,新都区委、区政府先后与西南石油大学、四川音乐学院、成都医学院等驻区高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建基础教育联盟,并做好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制度设计和机制建设,形成了多种模式的环高校基础教育联盟。

“我们为联盟内中小学校开放实验室、图书馆等硬件资源,同时提供教师培训、入校指导等服务。”西南石油大学党委常委、党委统战部部长张昌元介绍,“环西南石油大学基础教育联盟”现有16所学校。除开日常的校园相关场馆开放外,学校还发挥工科见长的优势,在科学教育上发力,开设有石油生成记、地下实验场、钻井仿真技术、太阳能电池应用DIY、魔法化学等40门科普课程,学校集合校内资源创建的四川省能源文化研学旅行实践基地入选“2022年度省级研学旅行实践基地(营地)创建单位名单”。

只有建立长效机制,才能保证高校与基础教育学校互动的可持续发展。记者了解到,在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的基础上,新都区与高校共同成立基础教育联盟领导小组,并建立校地合作的协作推进机制、项目培育机制、考核评价机制。以西南石油大学为例,学校鼓励教师到新都区中小学校授课,并在职称评定、职级晋升时,认定课时并可抵扣校内工作量,以此激发高校教师走进中小学校。

在高校与地方“校-地”合作的背景下,高校和基础教育学校的互动越来越深入,“校-地-校”协同育人的生态形成了。

去年3月,新都区毗河中学加挂成都医学院附属初级中学,正式与成都医学院实行校地深度合作,成都医学院教务处副处长张薇薇挂职毗河中学副校长;新都一中作为西南石油大学附属高中, CYPT校队与西南石油大学 CUPT校队和新都一中结成对子,实现大学生和中学生的学术交流。

精准对接,培养科技领域拔尖创新人才

讲台上,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二级教授贾春生神采飞扬地讲解复杂的数学公式;讲台下,新都一中的学生正聚精会神听着。为中学生上课,贾春生已经坚持了快4年了。依托西南石油大学的优质资源,这样的课堂场景,对新都一中来说是一种常态。

科技创新,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尤为重要。新都一中课堂的这种“常态”,正是与高校深度合作,精准推进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缩影。

新都一中2016年成立专门的铭章学院,采用大学的学院制管理体系,加大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力度,2018年,获评成都市普通高中学生早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学校。

“高校给我们提供了高水平的专业支持。”新都一中科学教师赵博涵介绍,西南石油大学组建了专家团队为新都一中学生提供大学先修课程,并对学生研究课题提供指导。

“我亲眼看到了化学课本上提到的黄铜矿、赤铁矿等。此外, VR实景观测让我产生了对电子科技研究的兴趣。”今年3月11日,新都区香城中学高一(6)班学生何礼思和同学们走进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探秘自然界中的化石。这是香城中学卓越学生干部成长学院系列课程之一。

2015年,在西南石油大学的指导帮助下,香城中学成立科技创新工作室,大学教师常态化为其开展科技创新讲座和大赛集训指导。近年来,香城中学科创成果显著,2017年,学生参加“ MakeX机器人挑战赛”获得全国总冠军,有4篇论文发表于《无线电》杂志,并申请了1项新型专利。

在精准的需求对接下,新都区高校附属学校、联盟学校依托高校学科优势和专业优势,开展了各层级、各类型的人才共育项目,有力推动了育人方式深度变革。成都医学院与汉城小学共建心理健康中心,四川音乐学院与多所学校开展艺术教育合作,西南石油大学在新都区高中学校设立多个博士工作站,指导师生在《物理教师》等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8篇,出版专著1本,参编绘本1本。

用好资源,开展普适性科学教育

“培养青少年的科技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是需要面向全体的。”新都区基础教育科科长代明亮告诉记者,除了早期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学校更要做好面向全体学生的普适性科学教育。得益于对高校资源的有效利用,新都区的科学教育实现了高起点的发展。

新都区兴乐路小学从1年级起,就为所有学生开设了系统的编程课程,从图形化编程开始学习,随着年级的升高,还将学习 Python编程、机器人编程和 C++编程。

为何学校能顺利开设这样的课程?同样是得益于高校的帮助。西南石油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将该校作为“元宇宙计划”青少年信息素养提升项目共建基地学习,充分提供师资和课程支持。

与此同时,新都教育依托高校资源,建立了科技创新教育教师培养和学生培优专家团队。主题式、项目式的培训方式让老师充分感受到了合作、探究、测试、优化的乐趣。新都区科创教研员赵山介绍,每年仅依托环西南石油大学基础教育联盟就开展各类教师培训10余次。

在新都区“校-地-校”协同育人的教育生态下,各中小学校也更加主动寻求高校帮助,科学教育变得多元而专业。汉城小学系统化地构建起“种植、养殖、科创、机器人”四位一体的“青鸟天堂科技实践基地”;石板滩中学在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的帮助下,开设3 D打印和编程课程;蚕丛路小学因地制宜,研发特色 STEM校本课程《蚕》。……

尝到了与高校深度合作的甜头,新都区将教育触角伸得更远。去年,新都区开始与电子科技大学合作,在基础教育开展“信息学”科学普及教育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目前,已创建15所区域特色信息学示范校,并开展全学段信息学普及教育,在“双减”背景下,利用信息技术教学、社团课程、课后延时服务、周末和寒暑假托管服务等,做好科学教育“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