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8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3年第57期(总第3822期) 导报一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牢记嘱托 勇往直前 更上层楼
——四川省教育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 ■本报记者鲁磊
《教育导报》2023年第57期(总第3822期) 导报一版

2022年6月8日,仲夏时节,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四川考察。从眉山到宜宾,从走进稻田话振兴,到三苏祠里谈自信;从三江口视察长江生态保护,到宜宾学院调研毕业生就业问题……他一路深入基层,一路把握大势,一路指明方向,一路谆谆嘱托。

一个声音深沉有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走到今天这一步不容易,都是拼来的。同时,我们不能满足于此,还要勇往直前,更上一层楼。”

高瞻远瞩,掷地有声。

一个人口超过9000万的教育大省,如何“更上层楼”,如何向教育强省豪迈跨越?

一年以来,四川省教育系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不断朝着教育改革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持续发力,持续奔着建设教育强省的宏伟目标奋勇争先,学有良教、人人出彩的教育画卷,正在川蜀大地灿然展开。

擦亮农业“金字招牌”

服务社会经济开新篇

2022年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眉山市东坡区岷江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永丰村)考察调研。水稻栽培专家、四川农业大学水稻所教授马均向习近平总书记介绍了水稻新品种及生产新技术。

“总书记十分关心我们国家的粮食安全问题,关心我们水稻产量情况。”马均教授庄严承诺:“请总书记放心,实现藏粮于技、中国碗装中国粮,我们有信心、有底气!”

这份信心和底气,源于四川农业大学服务三农和国家粮食安全的初心与坚守。

20多年来,四川农业大学团队扎根稻田,甘坐“冷板凳”、愿当“无名人”,研发出了稀植壮苗、水肥耦合等关键技术,大幅提高了水稻单产量。

平田如棋局,白鹭忽飞来,大大小小的机械穿梭田间。如今,永丰片区高标准农田面积达3100亩、连片规模种植1500亩,已在省内率先实现水稻“耕、种、播、收、烘”全程机械化生产,是四川标准化程度最高的高标准农田示范样板之一。

“我们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和要求,再接再厉,用科技保卫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马均介绍,团队已与基地开启下一阶段合作,“让科技成果惠及更多农户。”

服务乡村振兴,擦亮四川农业大省“金字招牌”,四川教育人不仅在进度上走在前、走得快,更努力在质量上走得实、走得好。

阳春三月,雅安市汉源县皇木镇,红色的桃花和白色的苹果花点缀其间,村民们在田间辛勤忙碌,一派生机。智力服务、就业孵化、产业赋能……雅安乡村振兴学院(挂牌于雅安职业技术学院)组织相关种植专家来到这里,帮助群众找寻适合其发展的种植作物,助力乡村科学发展。

“这个地方适合种植川牛膝、天麻等中药材,这次,我们要带回土壤进行分析后再给出相关数据。……”最近,雅安乡村振兴学院的教师正匍匐在田野中,挖出一株川牛膝,他们将为当地产业规划、群众增收致富提供翔实的科学依据。

作为全省首批以地方高校为主体成立的聚焦乡村振兴的服务平台,该学院成立两年以来,致力于搭建决策咨询服务的“站台”、培养能人队伍的“讲台”、联络交流合作的“平台”,形成开放式、全覆盖的办学网络。一所面向广阔农村、服务广大农民、助力发展农业的社会化、开放式学校已初具雏形。

据了解,四川省高校建有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659个,转化科技成果占全省76%以上,就地转化率近80%、居全国第二位;搭建在川高校钒钛材料、玄武岩纤维协同科创平台,联合攻关的工作办法得到教育部肯定推广;选派134所学校467人对50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实施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实现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不单在农业领域,一年来,四川各地各校把社会服务作为推动高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主动对接国家和区域发展重大战略需求,走好“产学研用”协同发展之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

抓好最大的民生

推进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党中央十分关心民生工作,民生首先是就业,我们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特别关心。”2022年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宜宾学院,实地考察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他强调,要进一步挖掘岗位资源,做实做细就业指导服务,学校、企业和有关部门要抓好学生就业签约落实工作,尤其要把脱贫家庭、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以及有残疾的、较长时间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作为重点帮扶对象。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一年来,我省高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创新工作方式,挖掘就业岗位,做实做细就业指导服务,努力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再上台阶。

“我们的任务就是帮企业招毕业生,帮毕业生选企业,提高人岗匹配效率。”进入毕业季,吉利学院网络与新媒体专业2020级学生王琳和李旷曦格外忙碌。每周五晚上,他们俩相互搭配,坐上主播台,直播“带岗”。他们要用最短的时间,总结提炼毕业生的特长和优势,推送给相关企业。最近两次直播,他俩已促成30余名同学与企业达成了意向。

去年以来,吉利学院创新毕业生就业工作方式,通过“短视频+直播”,对接企业需求,向企业常态化展示学校专业特色和学生专业技能,降低企业选人成本,提高签约效率,让优质岗位“触屏可及”。

5月15日,宜宾学院临港校区,四川省2023届高校毕业生宜宾专场招聘会在这里举行。简历诊断的“摊位”前,宜宾市人力资源服务中心就业指导师王霜正逐一为毕业生诊断修改简历。

“你了解企业的用人条件和基本需求吗?”“你的特长和闪光点是什么?”“你的特长在简历中‘亮’出来了吗?”王霜一边与学生交流,一边用红笔勾画出关键要点。在她看来,简历诊断的过程,是带领学生重新认知职业、认识自我的过程。

在宜宾,这样一对一的指导服务,已经成为帮助毕业生就业的常态工作。该地是四川高等教育发展高地之一,目前有高校12所,在校学生9万余人。

一年来,宜宾坚持把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构建全链条精细化就业服务体系,创新组建就业指导讲师团,开办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指导在宜高校建立重点群体台账,实施“一生一策一导师”精准帮扶等,进一步做实做细就业指导服务。截至目前,宜宾已开展相关就业活动80余场次,覆盖大学生5 .5万余人。

近年来,受新冠疫情和国际经济大环境的影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不容乐观。全省高校将毕业生就业工作列为“一把手工程”,在全国率先开展“高校书记校长联系百家企业”活动,挖掘岗位资源,千方百计拓宽就业渠道。

与此同时,一场关于人才培养的供给侧改革正向纵深推进。

2022年,四川农业大学发布了一组数据:从2019年起,学校将90多个专业调整到70多个,叫停了20多个市场前景不好、就业难的专业,改革力度前所未有。

西华大学通过建立招生和就业数据模型,对全校专业进行综合评价,将其评价结果运用到专业动态调整,有效实现学生“入口”“出口”的良性互动。近两年,学校招生专业从96个减到77个,有力推动了专业建设的内涵式发展。

实现毕业生更充分就业和更高质量就业,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是根本之策,优化专业布局和结构并使之同社会就业结构相匹配,是必由之路。

过去一年,全省高校以就业为导向,着力推动“就业—招生—培养”联动机制改革。改革过程中,不少高校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和力度,调结构、强效能、提质量,实现了办学资源的集约、高效利用,高校学生“入口旺,出口畅”的良好态势正在显现。

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赓续中国人的精神血脉

2022年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眉山市考察,前往三苏祠了解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等情况。他指出:“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我们要敬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要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的理念和思维,广泛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不能封闭僵化,更不能一切以外国的东西为圭臬,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敬仰、汲取、借鉴,三个关键词意味深长。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一个民族的文化素养、一个社会的文明气象,靠的是教育点滴浸润。

四川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古蜀文明源远流长,民族文化绚丽多姿,红色文化基因深厚。深入发掘、用足用好地方文化艺术资源,对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青少年群体中的普及意义重大。

近年来,四川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传承与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相结合,与学校美育工作相结合,与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与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推陈出新,一批批优秀文化课程、活动,受到了广大学生的热烈欢迎。

6月2日晚,西华大学艺术大楼大剧场内座无虚席,掌声雷动,四川省2023年高雅艺术进校园——雷波民族音乐专场“新征程卡莎莎”在这里拉开帷幕。

节目以中国彝族民歌之乡雷波的原生态节目为主,经过西华大学等高校专家的打造提升,融思想性、艺术性为一体,既是一次原生态民族民间艺术的享受,也是一次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主题的生动思想教育,引导大学生厚植爱国情怀、培养民族情感、陶冶道德情操、坚定文化自信。

校内文化活动的“火爆”场面,可以窥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青年学生强劲的吸引力。西华大学把校级文化活动“打捆整合”,推出一批深受师生喜爱的高质量文化活动。其中,每年秋季新生入学时举办的“西华秋韵”文艺晚会,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展示学校美育成果、学生思想政治引领相结合,已成为标志性的校园精品美育文化品牌。

四川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先后成立了“中华文化研究院”“中华传统文化学院”等研究机构,挖掘发扬巴蜀文化的精神内涵和价值理念,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表现形式;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四川轻化工大学等校分别在蜀锦蜀绣、自贡花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中,发掘提炼出非遗的当代价值,不仅构建了相关课程,还发展出了相关专业。

不仅在高校,四川不少中小学校也深入挖掘地域特色、传承传统文化,大力丰富美育形式和内容。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在眉山市东坡小学,一首特别的下课铃声响起。伴随这首由苏东坡诗词改编的歌谣铃声,孩子们欢快地走出教室。

近年来,东坡小学探索通过吟唱、朗诵、舞蹈等形式来演绎苏东坡的经典作品,传承东坡文化,并希望学生能从中汲取丰富的文化营养和强大的精神力量。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沃土,也是源泉。东坡小学的举措,是近年来四川大力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学校发展内涵的一个缩影。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各中小学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地方特色,将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教育各环节,积极推进“五育并举”,努力实现培根铸魂,启智增慧,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