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教室外的杜鹃叫了,爷爷也叫它‘布谷鸟’。农谚说:小满布谷叫,麦收即将到……”这场融合了情景表演、诗歌朗诵、歌唱舞蹈的学生诗文诵读表演《小满》,从剧本落成到在邻水县2023年农村小规模学校乡村教育发展研讨会登台,仅仅用了3天时间,而且是由当地最偏远、师资薄弱的八耳镇中心小学完成。
为什么八耳小学的执行力、创造力这么高?为什么这里的学生面对舞台自信满满、台风稳健?学校校长吕小珍告诉记者:“是耕读教育带来了改变。”那么,什么是耕读教育?为什么要做耕读教育?日前,记者走进了八耳小学,探访这所学校是如何在耕读教育中焕发生机。
为“迷路”的乡村教育寻找灯塔
2019年,在邻水县城区学校工作了26年的吕小珍调任八耳镇中心小学校长,然而,学校的种种现状令人担忧。学校教育仅仅停留在课堂,课堂教学又多是照本宣科式的“满堂灌”。“乡村教育似乎‘迷失’在了课本之中,面对着四季变换的田园风光,高年级学生却写不出写景的作文。”吕小珍说。
“清明种豆又点豆”“惊蛰包谷,谷雨秧”……学校外田埂上,农民脱口而出的谚语给了吕小珍灵感:学校学生90%是留守儿童,爷爷奶奶在家务农,父母外出打工,他们这一代‘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现象日趋严重。吕小珍开始反思如何做“有根”的农村教育:“农耕文化是乡土文化的根基,不同节令下的农事内容,是农村学校得天独厚的劳动教育资源;大自然斑斓的色彩,阳光雨露下的灵动生命,比课堂媒体 PPT更加鲜活。”
此后,吕小珍带领着学校教师开始农耕文化、乡土资源的调查与分析。他们惊奇地发现,作为农耕文化的精髓——24节气包含了习俗、气候、物候、农事等知识,内容庞杂,蕴含着丰富的德育、智育、劳育、美育资源。“节气与耕作息息相关,却与如今的农村学生保持着‘知道但不多’的暧昧距离,稍加引导就能激起学生揭开其神秘面纱的好奇心。而且农村学校条件独特,推开校门就是实践基地。”她说。
经过学校行政和教师的反复探讨,2019年底,八耳小学坚定不移地提出“耕读有道,八耳皆聪”的办学理念,并在次年3月把耕读教育落到实处,尝试用农耕文化丰富办学底蕴,将节气知识与学科教学结合,开发“24节气耕读课程”。
构建“耕读+学科”的全课程样态
“黄桷树为什么不在秋天落叶?我想它一定……”每逢立夏,八耳小学操场上两棵高大的黄桷树就开始泛黄、落叶,并在短短的10多天重新发出嫩绿的新叶。面对这一奇特的现象,三年级语文教师杨悦没有从科学的角度去解释,而是通过上述问题,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它可能在秋天迷路了!’‘夏天太热它要脱衣服洗澡!’……学生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和畅所欲言的表达让我感到惊讶。”杨悦说。
经过多年耕读教育的摸索和“24节气耕读课程”的开发,八耳小学不仅通过节气诗文、谚语品读和走出校园采访农民、参与农事等灵活多样的方式“教24节气”,让农耕知识深入人心,探索24节气与学科教学之间的契合点,“用24节气教”,让学科教育更生动、更有效。
现在,八耳小学的语文课不仅在课本里寻找节气、于诗文中品味节韵,还走出教室在田园里写“油菜花成长日记”和“小蜜蜂工作报告”;数学课上,师生共同制作节气气温折线统计图,领会“春捂秋冻”的道理;科学课,通过校园气象站观测、记录、分析、预判节气与物候之间的密切联系……依托耕读教育,学校基本构建起了“耕读+学科”的全课程样态。
“耕读课程的构建实现了乡土生活、学科教育、节气文化的融合,‘五育共耕’的‘全教育’模式也初见模型。”吕小珍介绍,八耳小学的“24节气耕读课程”搭建了五大内容体系:“节气知习俗”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家国情怀;“节气探气候”涵养探索精神,科学规划学生作息,修养健全体魄;“节气识物候”启发学生亲近自然发现美,丰富文化知识;“诗文品节韵”启发学生在文学中感受节韵特点;“节气亲农事”在具体的农耕生产中锻炼学生劳动品格。
“亲近土地,看见山水,才能走向世界和未来”
“在八耳小学工作了16年,见证了学校诸多变迁,却第一次看到学生快速又明显的进步,我的教学理念也在不断更新。”语文教师冯梅最开始很难想象节气能够和课本知识、学科教育结合起来。当她看到学生在访农人耕耘之勤、历四季耕作之趣、究节气更替之理后,作文越写越长、越写越生动,她成为了耕读教育的坚定支持者和“24节气耕读课程”开发的中坚力量。
八耳小学还以《24节气耕读课程开发实践》为题,成功申报立项四川省乡村资助金课题。“我们不仅改变教学方法,还做起了省级课题研究,老师们很自豪。”吕小珍说,“耕读教育不仅改变了原来‘满堂灌’的课堂教学,还激发了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年轻教师通过网络自发学习蜡染技术,丰富学校的艺术活动课程;快退休的老教师甘菊云,面对学校没有专职音乐教师的窘境,主动提出发挥老师范生的特长教音乐,欢快的歌声让校园生机蓬勃……
“芒种,忙忙种”,然而,学生们却观察到农田里早就插上了秧。难道节气谚语与农事生产实际不符?本着求真精神,他们走进田园调查印证,才知道以前靠天吃饭芒种插秧,现在有了科学技术薄膜育秧,秧苗长得又快又好,插秧越早越好。老师也借机告诉学生:“学习就像插秧,宜早不宜迟。”
“农村学生不亲近土地,看不见山水,怎么能为人生发展奠基、扎根?又何谈走向世界和未来呢?”吕小珍感叹:“尽管耕读教育难以扭转乡村学校生源减少、教师不稳定的趋势,但作为教育人,至少要想办法让留下来的学生享受更好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