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5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3年第115期(总第3880期) 导报三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平衡爱与权威, 建立平等的亲子关系
■钟乐江
《教育导报》2023年第115期(总第3880期) 导报三版

现实中常常出现这样的现象:孩子在很小的时候既听话又懂事,对父母的话言听计从,但随着孩子渐渐长大,他们开始变得不太听话,甚至经常跟父母“唱反调”。从某种角度说,这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普遍现象。随着年龄增长,孩子们变得有主见,想挣脱家长的束缚,但他们往往缺乏自制力和辨别力,常因此与家长发生矛盾,导致亲子关系不再像以前那么和谐。

面对这种情况,有的家长束手无策,一味地听之任之,放任自流;有的家长则依靠强制力量建立起绝对的权威,一味采取高压政策,让孩子因害怕而服从。其实,这两种方式都是片面的,一味地听之任之最终会管不住孩子,以家长权威来压制孩子将束缚孩子的个性发展,很难发挥家庭教育的积极作用。

《后现代课程观》作者小威廉姆· E·多尔曾提出一个理念:“ First among equals”,即“平等者中的首席”,强调师生之间的教育过程应该是在平等的对话中进行,而教师就是这个平等对话关系中最好的组织者和促进者。这个理念也适用于家庭教育。平等、和谐的亲子关系是有效实施家庭教育的重要基础,父母要学会做平等亲子关系中的“首席”,在爱孩子的同时,尊重他们的个性和人格。

俯下身来与孩子交朋友

家庭是孩子心灵的港湾,父母应该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营造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生活中,家长如果单纯依靠强制力量建立权威,往往只能取得孩子暂时的、表面的顺从,久而久之,他们反而会因失去信心和自尊而与家长站在对立面,甚至可能引发一些极端行为。

加拿大教育学教授马克斯·范梅南曾说,只有当权威不是以武力而是以爱护、情感和孩子内在的接受为基础时,成人才能对孩子或年轻人实施教育的影响。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应像《我的老师》中写到的蔡芸芝那样,与孩子做朋友,和他们平等相处,做孩子的良师益友。要学会包容孩子的缺点,和他们心平气和地相处。

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难免会犯错。当孩子犯错时,家长不要总是居高临下地对孩子大加训斥,甚至采用体罚或变相体罚的方式让他们服从,而应俯下身来和孩子平等交流,帮助孩子及时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自愿改正,避免孩子产生抵触和敌对情绪。

当孩子遇到困难时,家长不要总是高高在上,在孩子面前指手画脚,而应该静下心来帮助孩子分析问题和困难,和孩子一起寻找解决的方法,帮助孩子在战胜困难的过程中收获成长。

学会倾听,才能走进孩子的内心,成为孩子的朋友。家长要多抽时间陪伴孩子,多俯下身来与孩子平等交流,耐心倾听孩子的心声,及时发现孩子的特长和爱好,通过信任和鼓励架起平等的亲子沟通桥梁。这样,亲子之间的心灵距离拉近了,亲子关系才会更和谐,孩子才能自觉听取家长的教诲。

拒绝“一言堂”,少用“不”字禁令

一些家长在孩子面前,习惯以“不”字开头发号施令,这样只会让孩子产生抵触情绪,离父母越来越远。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既要推行民主管理,和孩子平等相处,又要妥善处理好民主与集中的关系,切实把握好自己在平等亲子关系中的“首席”位置。

孩子年龄尚小,阅历还不够丰富,缺乏必要的认知力、辨别力和自制力,他们可能会提出一些不太合理的要求。生活阅历和经验丰富的家长,一定要有自己的主见,不能一味地满足孩子。当孩子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时,家长要适当地拒绝并耐心给予解释。对待孩子,家长既不能一味牵手,大包大揽,也不能完全放手,听之任之,更不能搞“一言堂”,武断专横。

当然,在适当拒绝孩子不合理的要求和面对孩子的错误时,家长也不能以高高在上的姿态,指责和训斥孩子,切忌简单采用“不准”“不许”“不能”等“不”字禁令,而应俯下身来与孩子讲道理,善于运用“我们应该这样”“或许我们可以这样”等语气和语句,让孩子知道自己哪些方面做得不对,应该怎样改进和修正,帮助孩子学会为人处事的方法。

还处于懵懂无知、不谙世事阶段的孩子,他们有时天真可爱,有时顽皮任性,作为家长,如果我们过分苛刻、严厉地管束孩子,可能会阻碍孩子的个性发展,孩子如笼中的小鸟一样失去自由,无法展翅飞翔。如果我们完全放任自流,孩子又会像脱缰的野马,无法驾驭。如何把握好其中的“度”,助力孩子健康成长?做好家校共育,积极主动与老师密切配合;与孩子平等相处,真诚对话,学会包容,学会倾听;同时,学会拒绝,避免盲从,建立威信而不是威严,或许是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