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9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3年第125期(总第3890期) 导报三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以写作“看见”教育生命的光
以写问道《教育导报》2023年第125期(总第3890期) 导报三版
李文送:岭南师范学院附属中学教研中心主任,中学生物学高级教师,“活慧生物”教学主张提出者,广东省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广东省新一轮“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名教师培养对象;辅导学生参加市级以上竞赛获奖283人次,多次被授予优秀辅导教师奖;主持和参与省市级课题20多项,出版《教师的生命成长》《读懂教育:做成长型教师》等著作8部;在《中国教育学刊》《人民教育》等报刊发表文章300多篇。对话人:《教育导报》记者夏应霞

《教育导报》:作为一名理科教师,为什么你那么喜欢写作?你开始教育写作的契机和缘由是什么?请谈一下你写作的动机和动力。

李文送:外因上,我的写作离不开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创造的如主题征文、工作总结、教学论文和教学设计的评比等契机,还有学校安排的各类汇报、申报和讲话稿等材料的撰写。内因上,主要是自己对教育的阅读、思考、想要表达和分享交流的心。在某种意义上,教师坚持写作的动机和动力往往超越喜欢。

2011年的一天,一个陌生电话找我,电话那头是一位女教师。她说自己是一名生物学教师,看了我的文章《挑才、选材和育才——试谈初中生物学竞赛辅导三部曲》(《中学生物学》2011年第1期)后,希望我给她分享一下经验和资料。后来,我接到过好几次类似的电话。随着文章见报、见刊多了,不少素未谋面的教师朋友通过各种方式联系我,其中一些还邀请我去做教育写作方面的讲座。这些意想不到的热情触动了我,而且让我意识到:教育写作不仅仅是自己的事,还能为教师之间搭建相互交流的桥梁,甚至能帮助到其他教师的专业成长。自此,我开始转变教育写作的心态,把教育写作当作一种公益来做,纷纷向全国各地的报刊投稿,希望通过一篇篇文章,为教师的生命成长撑起一把又一把的“伞”。这或许是我能坚持教育写作的那股力量。如今,教育写作可能已成为我生命中的一部分,倘若长时间不写,会觉得浑身不对劲。唯有写一点,心里才会舒畅。

《教育导报》:虽然你是中学生物学教师,但你写作的主题常常超越了学科,聚焦于教师专业成长。介绍一下你写作的主题和内容,可以供其他老师借鉴和参考。

李文送:到目前为止,我曾围绕好几个主题撰写和发表了系列文章,其中主题主要有“教师专业成长”“读懂+”“好+”“名师成长”“校本教研”“课标解读”“试题分析”等。比如,在“读懂+”主题中,我先后发表了《读懂孩子的兴趣》《读懂教师之“四好”》《读懂学生:教师一生的课题》等十几篇文章。

在我看来,教育写作不是目的,而是我思考、理解和表达教育的一种行走方式。通过这样的方式,发出成长的声音,与同频共振的人来一场思想与思想、心灵与心灵的碰撞和交融,共同问道教育的真善美。坚持教育写作,不仅让我能深入地思考教育教学的诸多问题和寻找各种教育教学现象背后的原理或规律,而且能拓宽我的视野和锤炼我的思维,让我看得更宽、望得更远,还能让我提升阅读的品质和自身的思想力。这为形成自己的教育思考和提炼教学主张立下了汗马功劳。正如哈佛大学南希·萨默斯教授所说:“你不会真正知道你在想什么,直到你努力把它写出来……所以说,写作是一个真正推动你自己的思考,并发现你所思所想的过程。”

比如,《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颁布后,我先后撰写和发表了《<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六大新突破》《义务教育生物学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意蕴》《育全人少而精强主动重探究促发展——<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新教学取向》《义务教育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内涵、特征及培育》《义务教育生物学新学业质量标准的教学导向探究》《新课标下初中生物学的五大教学观》《义务教育生物学新课程目标的育人指向》《论义务教育生物学新课程的教学转向》《义务教育生物学新课程内容的教学转化》《<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教学建议”解读》等系列文章。一两万字的课标何以出六七万字的文章?我想,这既是写作的一种结果,更是思考的成果。

正是因为坚持教育写作,让我体悟到:有了文字的记录,教师的思考就得以呈现,就能被“看见”,乃至成为他人生命中的一束“光亮”。有了文字的表达,思想就有了形状、颜色和味道,就可进行传播和传承,让更多的人分享、交流。有了思想的浇灌,文字就有了生命的气息、情感的磁场、智慧的脉动,就能引起同频的人共鸣。

《教育导报》:你在教育写作时有遇到难点或瓶颈吗?最难忘的一次是什么?你是如何进行突破的呢?你对现今的教育媒体的编辑想说什么?有何建议?

李文送:在写作经历中,要说最难忘,可能是2016年投稿《非生物学科老师教的不是“生物”吗?》给《中国教育学刊》那次。当年6月18日,我收到编辑部董老师的回信说:“您的文章拟在学刊采用,请先不要投稿其他刊物,如果最终确定会再通知你的。”这让我高兴了大半天。然而,6月30日,董老师来信说:“很抱歉您的稿件没有通过二审。但不代表完全不可以,您看您可否修改一下?文章想表达的立意还是挺好的,就是所有的科任老师都应该把学生当做鲜活的生命来对待……我们修改还保留这个最主要的观点。只是标题和具体的行文方式再变换一下,不要囿于‘生物’学科。”我有些失落,但还是看到一丝希望。于是,我把文章修改为《教师教的真正对象是人》,并于7月3日提交修改稿。可能是修改得太差了,董老师只是回复了一句:“这次修改感觉都没有第一次好。”二话不说,我立马着手修改。经过反复思考和多次推敲,最后把文章修改为《学科教师究竟教什么》,终于成功刊登在《中国教育学刊》2016年第9期。令人无比意外和惊喜的是,该篇文章被评为中国教育学会2016年(首届)最具影响力微论奖。

在我看来,教育写作从来都不是简单的事,每一次都会有困难和挑战。正是因为有困难、有挑战,所以才更加彰显教育写作的价值与意义。因此,在教育写作的道路上,难免会遇到理论不够、立意不高、逻辑不清、观点不明、论证不严、论据不足等难点或瓶颈。每当这个时候,唯有加强学习、多冥思苦想,方能找到突破之策和突围之法。

每一篇文章于作者而言,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很庆幸,在我教育写作路上,遇见不少好编辑,他们悉心指导我修改和润色文章,或用心指引我如何思考和表达,甚至还推荐我的文章到更适合的报刊发表。不论我的专业成长还是业绩的获得,都离不开编辑老师在幕后的默默付出。编辑、作者和读者之间,若能加强互动,或许能孕育和创生更多好文章。

【本文系“四川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中心”一般项目“专业写作对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的影响研究”( PDTR2023-13)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