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起源》
作者:陈桂权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有限责任公司
出品方:知
否出版年:2023年5月
ISBN:9787559667007
刘昌宇
对城市的青少年朋友来说,在广博阅读的同时,还要有意识地走进大自然,去了解作物的栽培、繁育及生长情况,以补上农业知识相对匮乏的缺憾。亲子读物《作物起源》,以亲切、朴实的风格,较好地契合了这一主题。
全书分为常见的粮食、水果、蔬菜及经济作物四大板块,以手绘加文字的介绍方式,全景式地展现了这些日常作物的起源和传播,明白晓畅地诠释出它们不同寻常的进化历程。
这些常见的粮食有大米、小米、小麦等,水果有苹果、桃子、菠萝、柑橘等,蔬菜有菠菜、卷心菜、西红柿、茄子等,常见经济作物有花生、芝麻、大豆、向日葵等。全书立足于青少年的视角,分门别类地对这四大品类的作物,进行了深入浅出地解读。从作物的孕育、驯化、培植及推广、传播入题,全面回顾了人类与这些作物相识结缘的历史。
远古时期,许多作物都处于野蛮生长的状态,远不是如今我们所看到的这番模样。但千百年来,经过人类持之以恒地培育和改良,这些桀骜不驯的作物,无论是在品质的优化、营养的增进、口感的适宜,以及外形的迁演上,都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自然界的物竞天择,加上人类智慧的综合运用,最终使那些遍布于荒郊野地的众多作物,告别了散乱无序的自生自灭,从而在人类的精心侍弄下,一垄垄、一亩亩地欢长在田间、果园,给大众的生活带来了充实和快乐。
要弄清粮食等四大品类的起源问题,表面上看,说的是一部绿意葱茏的农业史;但究其实质,还需要把作物的生长史与人类的文明发展史结合起来研判,才能借此彻底捋清人类与作物结缘的历程。秉持着这一观点,本书采用一图配一段简短文字的解析方法,从四大品类作物的命名、曾用名、所属科系、原产地、兴盛产地、改良技艺、传播途径等层面铺陈开去,以点带面地梳理了这些作物在人类的精心呵护和养育下改头换面的种植历史。
譬如我们日常食用的包子、馒头、面包、蛋糕,都少不了面粉的参与。众所周知,面粉的来源是小麦,小麦原产于遥远的西亚,是当地人将野生小麦驯化之后的产物。原本小麦的口感粗糙,针对于此,人们又发明了“粉食法”,即把小麦磨成细腻的面粉,才有了今天千变万化的各种面食。又如今天的苹果,据史料考证,它的真正“祖先”是源于我国新疆的野生苹果。起初,这种野生苹果味道并不好,后来,当地果农采用嫁接法,不仅提高了苹果的繁殖速度,而且,还使其口味变得更为香甜,后经“丝绸之路”的传播,新疆果农改良过的苹果陆续传遍世界各地,这才有了现代苹果的可口。再如,国人餐桌上再寻常不过的一道蔬菜——菠菜,几乎一年四季都可以在菜市场买到。而在唐朝之前,先民还吃不到这种菜。公元647年,尼泊尔将菠菜种子作为贡品,进献给唐太宗,这才有了中国人与菠菜结缘的历史。如今,世界上绝大多数的菠菜都产于中国,并已成为全世界人民都爱吃的蔬菜。
此外,全书还勾勒了“占领全球的魔力作物玉米”“能穿越宇宙的食物土豆”“坠落人间的美味番茄”“曾是欧洲贵族水果的菠萝”等众多作物的全新形象,使我们得以一睹它们的翩翩风采。全书就是这样,以人类与作物彼此密不可分的关系入手,把栉风沐雨的作物生长史与波澜壮阔的人类发展史、创新史紧密结合到一起,书写出一部人类与作物、人类与大自然真诚相待、和谐共生的文明乐章。
通过全书的科普,让广大青年学子特别是城市青少年,对常见作物的起源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和认知,让他们懂得了“一粥一饭来之不易,半丝半缕物力维艰”的道理,从而激发起他们热爱生活、尊重自然、尊重劳动的敬畏之心。而且,作为一本优秀的博物学文化传播读本,全书以迷人的界面、精准的知识呈现,让读者在细细品咂中,逐渐热爱上这些作物,从而以更深刻的角度去看待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