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25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4年第62期(总第3957期) 导报二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筑牢网络安全屏障 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 以网信事业发展新成效支撑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四川省教育厅党组成员 杨玉春
《教育导报》2024年第62期(总第3957期) 导报二版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信息革命时代潮流和发展大势,对网络强国建设提出一系列新部署、新要求。高校要不断增强做好工作的前瞻性、系统性、主动性,统筹抓好各项重点任务落实,以网信事业发展新成效支撑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切实履行主体责任,筑牢维护网络安全的铜墙铁壁。牢牢把握网信工作的重点和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科学回答了网信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新时代新征程引领网信事业高质量发展、建设网络强国的行动指南。全省教育系统要深入学习领会,准确把握新形势、新要求,大力推进前沿技术研究应用,以信息化数字化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加强网络和数据安全综合防护,筑牢网络空间安全防线。严格落实党委(党组)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加强党对网络安全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扛起党委(党组)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网络安全政治责任,贯彻落实网络安全法律法规,把网络安全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网络安全人才培养,推进网络安全技术迭代升级。提升师生防护技能和网络素养。网络安全的形势依然复杂严峻,高校一旦发生网络安全事件,往往容易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要持续加强广大教职工和学生的网络安全宣传教育,不断提升学校网络安全意识和安全防护技能,营造网络空间安全环境。织牢织密网络安全防护网。制定防范和应对常见网络安全风险的操作指南,健全网络安全工作制度机制。要抓实定级、备案、测评和整改等工作,强化网络资产统一管理,规范安全风险漏洞处置,做好网络安全应急响应,扎实推进高校软件正版化。

二、提升数字领导力,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充分认识提升数字领导力的时代意义。当前,我国已经站在了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不仅对宏观教育决策和教育规划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学校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数字素养以其独特的价值和作用,逐渐成为新时代领导干部必备的核心素养之一。领导干部数字素养包括对数字化教育趋势的深入理解,对数字技术工具的熟练掌握,以及对数字化管理策略的创新应用。认真领会数字领导力的现实含义,有助于提高政策执行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形成政策执行的合力,实现政策执行的可持续发展。准确把握数字领导力赋能执行力提升的方法路径。对领导干部来说,政策执行过程是一种对政策内容和方案的重构。在深入理解教育政策根本原则的基础上,更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对政策进行灵活而有效的转化,把政策目标转化为具体的办学行动。在这一过程中,数字素养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探索建立提升数字领导力的机制办法。《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明确将数字中国建设工作情况作为对有关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评价的参考,增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数字思维、数字认知、数字技能成为必修课。领导干部在提升个人数字领导力的同时,要积极推动学校干部师生的数字素养提升。要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多元化的数字教育培训体系,增加数字教育的针对性、实用性,要打造促进领导干部数字素养提升的制度环境,在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实践中锻炼和提升数字领导力。

三、聚焦人才培养质量,加快推动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深刻理解数字技术生产力与教育内部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数字技术作为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新型生产力,在不同阶段推动教育在选、教、学、考、评方面发生系统性变革。但是无论在什么时期,采用什么教育方式,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数字化转型重点是驱动高校人才培养改革向纵深推进,助力构建中国特色人才自主培养新范式。准确研判高等教育数字化发展的机遇和挑战。时代之变对人才培养提出新的更高要求,随着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教育质量标准趋于多样化、学习形式趋于终身化、人才培养趋于个性化、治理需求更加现代化。因此,利用数字化手段促进教育理念更新、教育模式变革,成为赋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积极重塑高等教育数字化新范式。塑造精准化、协同化、个性化的育人方式,开放化、多元化、融通化的办学模式,智能化、便捷化、科学化的管理体制,集成化、一体化、高效化的保障体系。推动高等教育走向开放、合作,确保高等教育安全、健康、优质、高效、可持续发展。今年,教育部提出了教育数字化“3 I”理念,四川正着力推进省级教育大数据平台建设,将对省级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重构,推动高校用好国家平台促进教育教学。主动应对“人工智能+”对人才培养的变革与挑战。推动培养重心从“学知识”向“强能力”转变,专业结构从被动调整向主动升级转变,教学从“师生交互”向“师/生/机”深度交互转变,学生从“被动学习”向“自主学习”转变,评价从“结果评价”向“多元评价”转变。下一步,教育厅将结合教育部工作安排,因地制宜设立省级数字化项目试点,以项目牵引探索四川教育数字化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