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2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4年第99期(总第3994期) 导报三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小学多学科融合设计策略
——以语文、英语和道德与法治课为例
■重庆市开州区文峰小学 张丽 李西英
《教育导报》2024年第99期(总第3994期) 导报三版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多学科融合教学已成为提升小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语文、英语、道德与法治作为小学阶段的基础学科,其融合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品质和道德素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探讨如何在这三门学科中实现有效融合。

策略一:以课堂为主体,创设教学情境,实现学科融合。

教学情境的创设是学科融合教学的关键,在小学语文、英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运用多学科知识,实现学科间的互动与融合。

例如,在教授小学语文《找春天》一课时,教师可以巧妙地融合英语、道德与法治的学科内容,为学生创设一个生动、有趣且富有教育意义的教学情境。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先通过播放春天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用汉语描述春天的景色和感受,如“春暖花开”“鸟语花香”等,随后,教师可以引入英语学科的内容,教授相关的英语词汇和表达方式,如“ spring”“ flower”“ bird”等,并鼓励学生用英语描述春天的景色。在与道德与法治课的学科融合上,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春天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让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小组活动,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列出春天里可以做哪些保护环境的事情,如不乱扔垃圾、节约用水等。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可以运用所学的汉语和英语词汇进行表达和交流。为了加深学生的体验和感受,教师还可以组织户外“找春天”的活动。在活动中,学生需要观察春天的景色,用中文和英语描述所见所闻,并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环境保护的理念。通过这样的活动设计,学生不仅能在语文学习中掌握描述春天的词汇和表达方式,还能在英语学习中巩固相关词汇,同时在道德与法治学科中培养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策略二:以活动为主体,设计主题式、项目化教学活动,实现学科融合。

主题式项目化教学活动是多学科融合教学的有效形式,教师可以围绕一个主题,设计跨学科的项目任务,让学生在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中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提升综合素养。以“传统节日”为主题,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跨学科的项目化教学活动,在语文课上,引导学生学习关于传统节日的古诗词或课文,了解节日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在英语课上,教授学生相关节日的英语词汇和表达方式,如“ Spring Festival”“Mid-Autumn Festival”等;在道德与法治课上,引导学生探讨传统节日中的道德观念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组进行探究学习。每组学生负责一个传统节日的研究和展示任务,他们需要搜集相关资料、制作 PPT或视频、编写节日介绍的小报或英文海报等,通过这样的项目化学习,学生不仅能在语文、英语、道德与法治学科中获得丰富的知识体验,还能在实践中提升团队协作、信息收集和处理等综合素养。在项目展示环节,邀请其他班级或家长参与评价,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成果被认可和重视。通过多元评价和反馈,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中的得失,为今后的多学科融合学习积累经验。

策略三:以文化为主体,整合教学资源,实现学科融合

文化作为多学科融合教学的重要载体,在小学语文、英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了实现学科间的有效融合与拓展,教师可以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文化资源,并巧妙地将这些资源贯穿于学科教学中。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先识别各学科中与文化主题相关的内容,如传统节日、民俗习惯、历史故事等;然后,设计一系列跨学科的文化活动或任务,让学生在参与活动过程中自然地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和技能。例如,教师可以组织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主题的项目化学习,让学生在语文课上学习相关的古诗词或课文,了解文化的历史渊源;在英语课上,学习与中华传统文化相关的英语词汇和表达方式;在道德与法治课上,探讨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和社会意义。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参与课外文化实践活动,如参观博物馆、观看文化展演等,以丰富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体验。通过这样的设计,学生不仅能在不同学科中深化对文化的理解,还能在实践中提升综合素养,实现真正的多学科融合教学。

小学多学科融合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是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有效途径,通过合理创设教学情境、设计主题式项目化教学活动以及以文化为载体实现学科融合的教学策略,可以有效促进语文、英语、道德与法治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互动。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注重跨学科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开发,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元的学习体验,同时,学校应加大对多学科融合教学的支持和投入,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全面成长创造更好的条件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