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文川 邓冬碧)5月9日,宣汉县百节溪小学的食堂里饭菜飘香,香菇炒排骨酱香浓郁,土豆片回锅肉咸鲜适口,豆腐肉沫滑嫩入味。但与往常不同的是,食堂里多了许多“监督员”——家长代表受邀走进校园,亲身体验孩子们的用餐日常。
“食材检测、刀具分色、48小时留样……”食品安全员曾凡军一边带领家长参观后厨,一边细致讲解食堂管理的标准化流程。家长们戴上口罩,近距离观察食材存储、加工、烹饪的全过程。一位家长拿起手机,扫描食材包装上的溯源码,立刻跳转出供应商的质检报告:“原来每一份食材都有‘身份证’。”
后厨的智能监控系统实时捕捉操作细节,未戴手套、垃圾桶未盖等违规行为会被 AI自动识别并推送整改通知。家长陈文英感叹:“这样的管理,比家里做饭还严格。”
午餐时间,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有序排队领餐,红领巾监督岗的队员们在餐厨垃圾回收点耐心引导:“请分类投放,厨余垃圾放绿色桶,其他垃圾放灰色桶。”班主任向兰芳与学生同桌就餐,一边用餐,一边轻声提醒:“细嚼慢咽,不挑食、不浪费。”
餐盘旁,一张小小的“营养指南”卡片吸引了家长们的注意——香菇炒排骨富含蛋白质,土豆片回锅肉提供能量,豆腐肉沫补充钙质……科学的搭配让家长们连连点头。一年级学生贺思皓骄傲地向妈妈展示自己的“光盘行动”成果:“老师说了,珍惜粮食就是尊重劳动。”
这场开放日活动只是学校“家校共管”机制的缩影。膳食监督家长委员会定期抽查食堂,教育局暗访组不定期检查,学生代表参与食谱制定……多方协作让校园餐既安全又美味。
分管副校长寇林清指着墙上的“星级员工公示栏”说:“我们针对食堂工作人员,创新性地引入服务评星制度。对每个岗位人员进行编号,开展‘周服务之星’‘月服务之星’评比活动。”数据显示,该制度的实施,让师生就餐满意度持续保持在99 .8%以上。校园膳食监督家长委员会成员宋京珊在观摩后称赞:“这里不仅做到了‘明厨亮灶’,更实现了‘文明用餐’。”
活动中,家长们还收到了一份特别的礼物——“家庭营养膳食讲座”,将营养指南和文明就餐习惯带回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