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陈朝和)“竖撇左伸,多横等距,外形瘦长,占格在左……”近日,书法下乡志愿团志愿者、巴中市恩阳区文治实验学校教师纪伟在执教四年级“书法练习指导”时,用诗词导入,抓住“月”字在不同结构、不同位置的书写特点,让学生沉浸在翰墨书香学习中。
“过去学生觉得书法就是‘写字’,直到志愿者带来《兰亭序》拓片,他们眼中迸发出的惊叹,让我看到了文化传承的力量。”受援学校、恩阳区上八庙小学书法教师卢小凤感慨道。
今年4月,巴中市恩阳区教育考试院组建由书协会员、优秀教师、书法教研员构成的书法教育送教下乡志愿团,通过“送课到校”,定期深入各学区学校开展“书法流动课堂”。
志愿者们带着笔墨纸砚走进课堂,通过“示范+互动”模式,指导乡村学生规范握笔、临摹碑帖。目前,恩阳区书法送教已覆盖全区95%的学校,惠及学生超2万人次,让书法教育的种子在乡土生根发芽。
同时,该区组织书法爱好者和学校师生参加省级书法水平测试,将书法水平测试作为素养提升的“成长阶梯”。
近年来,恩阳区通过书法教育送课下乡、汉字书写大赛、书法水平测试等维度的教育实践,探索出让书法教育落地生根的有效路径。此外,恩阳区还构建书法教育“五个一”长效机制(每日10分钟练习+每周1节专业课程+每月校级展示+每期阶段展览+每年书写大赛),书法教育成果呈现多点开花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