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4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7年第68期(总第3085期) 导报三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有意义地 学数学
■尹邦明
《教育导报》2017年第68期(总第3085期) 导报三版

新课标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教师的有效教学应指向学生有意义的数学学习。教学应通过设计现实主题或问题以支撑学生积极的学习活动,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构筑有效教学与有意义学习的关系模式,即主题式教学与开放性学习的统一模式成为解读新课标的核心要领。

一、教学任务分析

以往,教师关注的主要是“如何教”,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应关注的首先是“教什么”。也就是需要明确教学的任务,进而提出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和制定教学策略。

教学背景分析是教学的起点。要从教师、学生、内容和环境等方面去呈现教学前的实际状况,了解学生在知识技能上已达到何种程度,在环境的设置上已有哪些准备等等。

教学内容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载体。教学的载体已不仅仅局限在教材,教师应对教材二度加工,彻底地分析所教内容,针对培养目标,综合学生认知结构相互作用的形式、特点和规律以及学生学习能力及非智力因素等,去进行重难点的分析。

学生也是分析教学任务必须考虑的因素。教学难点是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学习思维规律决定的,因此,从学生实际出发,对学生学习心理、思维障碍进行分析,结合学情考虑学生在学习此内容时的心理特征及遇到的困难是很重要的。

二、开展主题式教学

一是发展式教学与目标性学习。发展式教学侧重于教学目标的外在规范,目标性学习侧重于学习目标的内在需求,两者的“接通”依从于问题意识的强化,使理性教学和非理性教学自然整合,促成学生乐学、会学与学会的统一。

二是情境式教学与合作交流式学习。合作交流式学习的成败取决于情境式教学的有效性,情境式教学的有效指标体现在问题的背景和问题的搜索上。通过情境式教学诱发合作交流式学习能促成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由此触发教学动力机制的生成。

三、摆脱传统教学设计的痼疾

摆脱传统教学设计痼疾的根本出路在于教学价值对人的发展的回归,教学设计应当是人的发展的“学程”设计,而不单纯是以学科为中心的“教程”设计。

首先,让学生要学数学。教师应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问题设计中要注意:能揭示数学的本质;有层次感,做到层层递进;有思考性,能激活学生能力;能引发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

其次,让学生会学数学。教学设计要关注对学生的学法指导,课堂小结环节,应顺应自然地引导学生从知识、技能、方法、思路等方面进行回顾、梳理、归纳、总结、反思,构建知识结构网,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知识应用环节,突出解题思路的寻找,知识的正确应用,反思解题过程,揭示问题的本质,让学生学会思考;概念学习环节,通过典型丰富的具体例证引导学生开展分析、比较、综合的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概念的形成过程,突出概念的发生、发展、深化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再次,让学生享受数学。教学设计关注一些细小的教学环节,设计一些探究环节,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知识的发现、发生、发展、及形成过程中,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

四、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新课标指出,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重视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对于素材的呈现形式应多样化,将照片、素描、文字、表格、图形、字母等多种形式结合起来,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整个学习过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作者单位:湖南省洞口县水东镇中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