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5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4年第87期(总第3982期) 导报三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教学成果:从课堂中来,回到课堂去
■福建省福清市教师进修学校 陈华忠
《教育导报》2024年第87期(总第3982期) 导报三版

所谓教学成果,顾名思义就是教学领域的成果,与“教学”“课堂”有着紧密的关联。因此,教学成果必须源于课堂教学、立足课堂教学,又反过来促进课堂教学。国家设立教学成果奖,重在奖励那些踏踏实实地耕耘、探究,并总结出的具有现实性、借鉴性、前瞻性和指导性的教学成果,从而指导日常课堂教学,推动教学改革与发展。

然而,少数学校在培育教学成果中,急功近利,不从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研究、总结、反思、提炼,而是请专家“指导”与“包装”,做文字游戏,“写”出质量较高的成果报告……这些行为难免让人对“教学成果”产生质疑。同时,还有学校把教学成果与办学机制改革、学校管理特色等混为一谈,把后者视同教学成果,让教学成果的外延无限扩大,降低了教学成果奖的“教学含金量”。为此,笔者认为,教学成果就要从课堂教学中来,又回到课堂教学中去。

一、教学成果的选题应立足课堂教学

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学校的核心任务。为此,教学成果选题要符合新课标的要求、体现新的课堂教学理念,应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有助于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推动区域教育发展。

教学成果通常要经历多年的课堂教学研究过程,在取得初步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提炼与整理,形成有一定借鉴与推广价值的成果。如,教学成果选题为《基于“核心问题”的数学学科育人的实践》,以核心问题为引领,统领课堂教学。即:教学时围绕一两个核心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去获取新知。教学中,给学生提供各种练习的平台,改变了课堂的组织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突出学生主体作用,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与合作能力,也培养了学生各种学习能力与核心素养,符合新课改的数学课堂教学发展趋势,值得推广与借鉴。

二、教学成果的研究应贯穿课堂教学

教学成果的培育过程,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行为研究与过程分析中,发现教学普遍规律,探讨教学基本模式,并上升为有指导意义、可借鉴并推广的教学经验,这要经历较长时间的研究、完善、总结、提炼及升华。具体说,就是要围绕“备课—预设,上课—听课,评课—完善,跟进—再创,总结—应用”五个环节展开。即:首先,组织教师集体备课、讨论交流,取长补短、集思广益,完善预设教学方案。其次,依据教学预案,挑选教师进行试教,其他教师参与听课,听看结合,注重观察与诊断,为评课做好准备。再次,围绕主题,针对性地进行评议,肯定优点,寻找不足与解决问题的办法,提出修改建议。第四,针对主流是好的、问题较多的课,通过评议、修改、完善之后,还需要“跟进—再创”的环节,使课堂教学朝着更加有效与优化迈进,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最后,还要以论文的形式,对平时主题研讨活动进行总结与整理,逐渐形成教学主张和理论成果。

如此,培育教学成果与平时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起来,让日常课堂教学成为培育教学成果的实践主阵地,将培育教学成果落在课堂教学之中,在平时课堂教学活动中进行研究与分析,即使是相关理论研究,其成果也要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检验与应用。课堂教学活动成为教学成果不断进行分析、探究、反思、修改与完善的孵化器和催化剂。这样的教学成果指向教学问题的解决,自然更接地气,更有针对性,也更有辐射和推广的价值与意义。

三、教学成果要回到课堂教学中去

培育教学成果的目的,不是为培育而培育,更不是为获奖而“培育”,而是为了运用于课堂教学过程中,指导、优化教学,获得大面积、广范围、多地域课堂教学的高效率推广,最终为大多数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这一目的决定了教学成果不能有名无实,更不能束之高阁,优秀的教学成果必须回到课堂、用于实践,切实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因此,培育教学成果与课堂教学实践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教学成果应为教学实践提供指导,而教学实践则为教学成果提供经验支持,其核心理念是“知行合一”。我们必须重视教学成果的推广价值,让教学成果回到课堂教学中去,进一步引领课堂教学,推动课堂教学改革与发展。

首先,充分发挥教学成果指导作用。以该教学成果为支点,形成创新教学理念,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带动区域教学发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并在指导教学实践过程中进一步检验与优化该教学成果。为此,教学成果应具有普遍性、指导性。

其次,注重教学成果的推广与应用。教学成果应立足于课堂教学,采取以问题为驱动的方法,借助学习任务单,引领学生去自学、尝试、探究、交流、拓展,并让学生在分析问题、探究问题与解决问题过程中,学会新知、形成技能、培养能力。其真实意义在于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使学生学会分析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学会新知,从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合作能力、交往能力与实践能力等,指向学生的终身学习。这样,培育出来的教学成果才有意义,值得推广与应用。

再次,培育教学成果应贯穿教师的职业生涯。教师在持续不断教学和研究中形成的教学成果,是对过去教学理念和行为的不断“迭代”、不断验证、不断进行充实、修改与完善的过程。希望广大教师如陶行知所言“人生为一大事而来”,用一生培育出符合学生发展需要的高品质教学成果。

总之,培育教学成果是一线教师的一种职业行为,体现了教师对教学创新、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追求。期待教学成果奖的评选工作,让更多教师参与到培育教学成果这项工作中来,形成将教学研究转化为实际教学的策略。为此,笔者呼吁教学成果应从课堂中来,又回到课堂中去,从而推动课堂教学改革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