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4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4年第117期(总第4012期) 导报三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论小学数学如何激活创造性思维
■重庆市开州区汉丰第五小学 刘羽婷 重庆市开州区教师进修学校 程先国
《教育导报》2024年第117期(总第4012期) 导报三版

基础教育是打基础的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如何有效激活与培育学生成为拔尖创新人才的潜能,是基础教育人责无旁贷的课题。小学数学教学要有效培育学生的拔尖创新人才潜能,其有效支点之一莫过于激活与培育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一、创造性思维是培育拔尖创新人才的核心

当前,创造性思维已成为拔尖创新人才培育不可或缺的核心要素。创造性思维可突破传统框架,鼓励个体跳出固有思维模式,勇于挑战既定规则,为解决问题提供新颖视角和方法,是创新活动的基石;创造性思维可激发创新潜能,使其在面对复杂问题时能够提出独到的见解和解决方案,促进个人潜能的最大化发挥;创造性思维可促进知识融合,帮助个体促进不同领域知识的交叉融合,在多元知识体系间建立联系,为新知识的创造和技术的革新提供肥沃土壤;创造性思维可增强问题解决能力,以此灵活应对各种未知挑战,设计出高效的问题解决策略,有效应对社会变化中的不确定性。

二、创造性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体现

小学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关键阶段。创造性思维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有着多种类型的体现:一是问题多样化解决,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数学问题,探索多种解题路径,培养灵活多变的思维习惯。二是数学模型的构建,通过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培养其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激发创新思维。三是游戏化学习,利用数学游戏和竞赛等形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探索数学规律,激发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四是开放性问题探讨,设置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和讨论,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五是实践操作活动,通过动手制作数学模型、测量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操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手脑并用,激发创造性思维。六是跨学科整合,将数学知识与其他学科如科学、艺术等相结合,开展跨学科项目,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七是个性化学习路径,尊重学生的学习差异,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和挑战,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节奏和兴趣探索数学世界,激发内在潜能。八是数学故事创作,鼓励学生编写与数学相关的故事,将数学知识点融入故事情节中,培养其想象力和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对数学的理解。九是反思与自我评价,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数学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鼓励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自我提升的能力,为创造性思维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三、激活创造性思维的教学策略

为了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有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活拔尖创新人才的潜质,教师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教学策略。

形象与抽象融合策略,通过实物操作与抽象规则提炼相结合,既满足小学生具象思维的特点,又逐步引导其向抽象思维过渡;直觉灵感激发策略,鼓励学生快速判断,不拘泥于标准步骤,激发好奇心和想象力;发散分合培养策略,有意识地通过分解与合并,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既锻炼发散思维,也通过分解与合并锻炼分合思维;收敛逆向训练策略,通过常规方法与逆向思考的结合,强化收敛思维,同时锻炼逆向思维;联想应用促进策略,通过生活场景联想,将数学知识融入实际,增强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质疑合作与探究策略,通过质疑意识的培育,鼓励合作学习与互动活动,从中获得启发和新的创意;实践问题解决策略,通过动手实验解决实际问题,锻炼实践操作能力,强化问题解决技能;思维导图构建策略,通过绘制思维导图,系统回顾与整合知识,促进思维的条理性和创造性;开放创新培育策略,通过引入开放性问题和挑战,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探索精神,培养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总之,小学数学教育是拔尖创新人才培育的沃土,教师应通过创造性思维的训练,为学生未来的创新之路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