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有个会走路的“表情盲盒”,拆开来,是团子头下的一双琉璃眼,眨一下便泛出狡黠的星子,再眨一下,又盛满蜜糖似的笑意。这个“表情盲盒”就是我妹妹,她总爱把乌黑的长发编成歪歪扭扭的麻花辫,发梢系着有草莓图案的皮筋,跑起来就像一只可爱的小松鼠——你永远猜不到下一秒,这个7岁的小丫头会制造出什么“惊喜”。
学校汇报演出,妹妹要表演《小兔子乖乖》的舞蹈。音乐响起,她穿着雪白的兔子装蹦上舞台,粉嘟嘟的脸蛋比耳朵还红。前半段还算顺利,直到“蹦蹦跳跳真可爱”的间奏,她突然开始同手同脚:左手画圈时右脚跟着画弧,右手叉腰时左脚偏要踢向空中,活像只被按了慢放键的机械兔。台下已有家长偷偷憋笑,我正替她捏把汗,她突然左脚绊右脚,“咚”地摔了个屁股墩儿。兔子耳朵耷拉下来,露出她肉乎乎的脸蛋,可这小丫头居然撑着地板坐起来,打了个不合时宜的哈欠,奶声奶气地嘟囔:“小兔子……跳累了……”全场顿时笑成一片,连严肃的老师都笑弯了腰。
这“盲盒”偶尔也会拆出暖心的那一款。上周,妈妈给她梳头发,桃木梳卡在打结的发梢,“咔嚓”扯断了几根。我正准备看她咧嘴哭,她却摸着头发咯咯笑:“姐姐你看!头发变成小羽毛飞走啦!”说着还踮起脚尖转圈圈,碎发在阳光下飘呀飘,倒真像只掉了毛却依然快活的小绒鸡。
不过,要是运气不好,撞上了她的“乌云模式”,那就得迅速启动“彩虹急救包”。有次,她数学考了85分,把卷子揉得像团咸菜扔在沙发上,任谁哄都嘟着嘴。直到我掏出珍藏的草莓糖,她突然眼睛发亮:“如果我现在开始学,下次考100分,能换巧克力味的吗?”唉,这小家伙的脾气真是如同乌云说散就散,变脸比翻书还快。
最绝的是,她居然有自己的“财富密码”。每次去小卖部,她总能抱回数量比我多的零食回来。我偷偷问她秘诀,她趴在我耳边,用粘满薯片渣的小手比了个“嘘”:“你要对收银员阿姨说,‘阿姨,你今天的口红像草莓味的糖果’,再眨3下眼睛——这是魔法咒语!”我半信半疑试了一次,果然多蹭到一包果冻。原来,这小丫头早就把“可爱”修炼成了超能力。
此刻,“盲盒”正趴在我腿上看漫画,嘴里叼着棒棒糖,脚丫子一晃一晃打着节拍。阳光透过纱窗,在她翘起的发丝上撒了把金粉。我突然觉得,妹妹的生活就像本永远翻不到结局的童话书,每页都写着让人笑出声的魔法。
都江堰市玉堂小学
六(2)班 龚恩姵
指导教师 谢涛
点评
文章以“表情盲盒”为核心意象,将妹妹的童真立体化,一个可爱的小女孩形象在比喻中跃然纸上。结尾以“童话书”的隐喻收束,让童趣与温情交织成令人暖心的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