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9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5年第71期(总第4086期) 导报二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以“智”助评 以评提质
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宜宾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和体育局党组书记 田贵荣
工作研究《教育导报》2025年第71期(总第4086期) 导报二版

宜宾市是四川省德智体美劳一体化全面发展改革示范区、教育评价改革试验区。近年来,全市在推进教育评价改革实践中,聚焦改革学生评价,市域一体开展“五育并举”科学评价改革,逐步构建起“党政主导、学生主体、三级联动、数智共享、多方参与”的“五育并举”评价改革新格局。

强化顶层设计

推动“五育”评价由碎片向系统转变

宜宾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教育评价改革工作,专题部署构建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评价体系。市委书记带头深入学校专题调研“五育并举”科学评价,组织专题研讨座谈。市委组织部发文成立教育评价改革专班,组建教育质量评价专家库。与西南大学合作,成立西南大学教育评价改革研究中心宜宾分中心,借智借力强化“五育”评价顶层设计,着力解决评价改革“为什么改”“改什么”“怎么改”等问题。市教育和体育局专门成立质量评价科,负责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工作,重点对“五育”评价改革进行统筹设计和整体安排。市县校三级联动推进评价试点,市域一体化、系统性开展“五育”评价改革。探索建立学生健康成长综合素质评价电子档案,实现各学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有效衔接,让教师快速、全面了解学生,更好开展个性化教育,实现评用有机统一。

构建评价体系

推动“五育”评价由单一向综合转变

聚焦“五育”评价“评什么”,围绕各学段“五育并举”课程体系和培养目标,制定“五育”目标、课程、活动和评价“四大体系”,形成以“五育并举”课程体系为支撑、以科学评价体系为引领的多层次评价改革试点格局。2022年以来,先后印发《宜宾市中小学(幼儿园)“五育并举”评价改革试点方案》《深化“五育并举”评价改革试点实施方案》等方案,不断健全评价体系。从德智体美劳5个方面,针对不同学段学生特点,差异化设置学前教育、小学、初中、普高和中职等学段学生健康成长评价指标,全面、准确地反映每个学生的发展状况和潜能。每项评价指标分为“基础+发展”两类,基础指标突出基本要求,确保全体学生达到合格;发展指标突出发展提升,促进更多学生成为优秀。

借力数据赋能

推动“五育”评价由人工向数智转变

聚焦“五育”评价“怎么评”,自主研发“五育并举”学生健康成长评价系统,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着力解决评价数据采集汇总和智能分析难题,切实减轻教师工作量。市政府拟投入专项资金建设“五育并举”与学生综合评价平台,构建“采、管、评、通、用”5类智慧应用体系,加速推进教育评价数智化转型。评价系统注重过程性数据和结果性数据的全面采集,全员全程真实记录评价学生“五育”日常行为表现,建立“五育并举”市县校三级数据“驾驶舱”,可视化呈现评价结果。市级数据“驾驶舱”,宏观分析区域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水平,掌握区域教育均衡情况;识别全市教育薄弱环节,为教育政策制定、资源统筹提供数据支撑;形成跨区域对比分析,督促落后县(区)整改。县级数据“驾驶舱”,实现辖区学校“五育并举”整体推进情况精准管理,督促国家课程体系落地落实。学校数据“驾驶舱”,形成学生个体成长画像,帮助教师了解学生优势和短板,不断改进教学策略,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创新智能评价方式,通过记录学生“行为表现”“活动实践”“定量评价”三类具象化行为,以人工智能的方式将行为转化为评价体系中的指标,实现评价由主观向客观转变、由指标向行为转化,由数字化向数智化转型,积累支撑数据,开发“人工智能学生评语”,让评语更精准、更具个性化,进一步减轻教师负担。

强化结果运用

推动评价由静态记录向动态管理转变

聚焦“五育”评价结果“怎么用”,建立健全评价结果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学校、教师、家长四级反馈机制。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反馈聚焦国家课程等教育目标达成情况,为制定和调整教育政策提供参考;学校反馈聚焦教学管理,为教学决策提供依据;家长反馈聚焦学生发展的优势和不足,及时给予发展建议。同时,开展“五育”综合评价与学业水平关联度分析,建立幼小初高一体化贯通的学生成长电子档案,实现各学段有效衔接,让教师快速掌握学生情况,更好地因材施教。讲好数据背后的教育故事,用好数据蕴含的教育价值,利用数字赋能学生扬长补短、全面发展,赋能教师因材施教、精准育人,赋能学校智能管理、科学治理,形成“数字化采集—智能化评价—综合性分析—及时性反馈—持续性改进提升”的评价闭环。

宜宾市“五育并举”科学评价改革经历从无到有、从有到全、从全到优的过程,助推全市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五育并举、全面发展”育人理念全面树牢。"五育"评价指标体系打破传统“唯分数、唯升学”局限,引导学校、家长和社会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人才成才观,从“重智育”向“重五育”转变。“五育并举、全面培养”育人质量有效提升。全市学生体质健康优良率52 .38[%]、同比增长5 .6[%];获省级以上艺术书画奖项285个;三江新区、翠屏区被教育部命名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区)”,南溪区等8个县(区)被教育部命名为“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区)”。“五育并举、全面评价”改革模式逐步定型。逐步构建起“党政主导、学生主体、三级联动、数智共享、多方参与”的“五育并举”评价改革模式。宜宾市被确定为四川省教育评价改革协同研究实验基地,荣获四川省“五育”发展水平评价典型案例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