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2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1年第1期(总第3529期) 导报二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被孩子“嫌弃”,父母要学会放手
张小军
《教育导报》2021年第1期(总第3529期) 导报二版

四年级学生小志(化名)的妈妈告诉我,小志好像越来越不听话了:倒垃圾的积极性没有上一年级时那么高了,有时就算提醒了,也会磨磨蹭蹭的;对于父母的安排不再言听计从了,而是经常会问为什么,甚至还会说“凭什么”;坚决不让大人接送上下学,虽保证注意安全、按时到家,但一个月内已经有三次因为贪玩没有按时到家了,可还是坚决不让大人接送。……小志的变化令妈妈有些摸不着头脑。

成长就是一场从依赖走向独立的旅行。在孩子很小的时候,他们会崇拜父母,认为父母什么都懂、什么都会。与父母在一起,他们感到温暖、觉得安全。但随着不断长大,他们会发现,父母并不是“万事通”,有些时候做得不如老师、同学的父母,甚至不如自己好。对父母的搀扶,他们不愿再伸出稚嫩的小手;对父母的叮嘱,他们捂住耳朵不想听;有什么事情,他们会首先想着自己来。……

对父母的疏远,反映出孩子对长大的渴望。10岁的小志,倒垃圾积极性不高了,就算父母提醒了也磨磨蹭蹭的;对父母的安排不再言听计从了,而是经常问“为什么”“凭什么”;坚决不让大人接送上下学,虽一个月内已经有三次“违约”但还是想继续这样的自由。……这些都说明了他希望摆脱父母的束缚,希望能自由地思考和体验,以此来证明“我长大了,我可以。”

可是,一些父母却不理解孩子的这种表达,常把它当成是对自己的反感,并反思是不是自己哪儿做得不够好。其实,再好的父母也会被孩子“嫌弃”。小志的妈妈就是因为想得“太全了”,做得“太细了”,让孩子感到了压抑、不被信任,所以孩子才表现出“越来越不听话”。

父母适当地放手,才能让孩子感受成长的快乐与烦恼,积累宝贵的人生经验。父母一味地保护,不仅不利于孩子成长,反而会逐渐磨失孩子对父母的感激,可能让孩子对父母产生抵触,甚至使孩子产生自我否定、缺乏责任感。如果孩子对父母表现出了“嫌弃”的态度,父母就不能再想着“侵占”孩子内心,支配孩子行为,让孩子继续在前面当“影子”。而要给孩子一个大大的拥抱:“恭喜你,孩子,你长大了!”并自觉地站到孩子身后去,望着他不断走远。这样,孩子才能逐渐离开父母、脱离家庭,最终独立。

挫折是成长最好的营养。对孩子“不放心”,担心孩子“不安全”不应成为父母放手的羁绊。父母们要切记,不经风雨,孩子永远只是温室里稚嫩的小苗、长不成参天大树;不让奔跑,孩子永远不会知道前面的道路有多艰难,风景有多美好。每个孩子都能成为矫健的雄鹰,教会了展翅,就要给它广阔的天空。唯有这样,它才能飞得更高、更远、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