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24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2年第78期(总第3726期) 导报二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家长,请改变一下自己
■许秉红
《教育导报》2022年第78期(总第3726期) 导报二版

假期里,我应邀到班里的几个学生家去家访。家访中,我与家长们有了很好的沟通,既倾听了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的困惑,也聊到了老师对家长的期待。

要知道,我们班多数学生是留守孩子,跟着爷爷奶奶等祖辈生活,家长缺位、隔代溺爱等问题明显。加上如今时代在变,孩子们接受新事物常常比家长更快,这就需要家长改变一下自己的带娃思维了,配合学校,形成教育合力。

少一点啰嗦,多一点交流。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叛逆的程度各不相同,但有一共同点,那就是特别反感家长啰嗦。我们班有些家长确实太能说了,声音大、语速快,说话的时候别人根本插不上嘴,而且常常一说就停不下来,老师们听着都有些受不了,更何况处于叛逆期的孩子。孩子需要的是家长放下居高临下的姿态,坦诚地、心平气和地、朋友式地交流,而不是没完没了地、揪着一些事情不放地、陈芝麻烂谷子翻旧账式地啰嗦。有效的交流,不是反复的啰嗦,跟孩子说的话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在于方法与场合,在于语气与心态,反复啰嗦,孩子只会听过就忘,甚至产生逆反心理。

少一点距离,多一点陪伴。教上一届学生时,我曾经举行过一次活动,请家长过来聊聊他们的孩子,最后还有个仪式:孩子和家长来一次深情拥抱。有的家长和孩子乐呵呵地拥抱在一起,而有的家长却很勉强,伸出手意思了一下。由此可见,前者的亲子关系很好,而后者关系却有些疏远。当亲子之间的距离近了,孩子就能理解父母的辛苦,就会愿意聆听父母的教导。有的家长,把孩子交到学校,认为教育孩子的事情就是学校的了。这大错特错,父母的教育是任何人都无法取代的,老师也不行。父母缺位的孩子,看上去独立能力好像比其他孩子更强,但孩子的幸福感、安全感却差很多,这是难以弥补的。所以,趁孩子还小,好好陪陪孩子,等孩子上了大学、工作了,想陪都不容易了。

少一点呵斥,多一点商量。孩子的成长是需要过程的,成长中犯些错误很正常,家长批评孩子也很正常。但有些家长脾气不好,心态不好,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一旦孩子没有按其意愿做事,动辄大声呵斥,时间久了,孩子的胆子就会越来越小,做事畏首畏尾。随着孩子渐渐长大,他们也有自己的认识和判断,这时候孩子的很多事情,或者家里的一些事情,家长可以与孩子心平气和地商量,听听孩子的意见,这样,孩子也更愿意接受你的教育,同时也能培养孩子在家庭里的责任感。比如玩手机的问题,家长可以与孩子商量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使用规则,然后监督其实行,孩子做到了,及时给予表扬。

少一点打击,多一点鼓励。教育孩子,需要客观分析孩子的特点,有针对性的教育才有效果。如果不善于分析,可以求助于老师,或对孩子比较了解的人。关于这点,主要是对一些性格内向的孩子,他们不善于交流,缺乏自信,更需要家长的耐心和关心。问题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要改变孩子的性格也很难,但家长可以尽量给予孩子一些鼓励,提升孩子做事的信心。当孩子不敢或不愿做一些你认为应该做的事情时,说明他们没有信心,这时候家长不应该打击、指责孩子,而应该鼓励孩子去做,或者陪孩子一起做,逐步培养孩子的信心和能力。

少一点焦虑,多一点耐心。孩子的基础、学习习惯、学习动力、学习现状如何,家长需要客观地看待。过高的期望值,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同时还会让自己陷入焦虑之中。孩子的改变与成长是需要时间的,家长在督促孩子的时候尽量心态平和一些,少一点简单粗暴的指责,多一点耐心,多一分冷静,好好跟孩子沟通,听听孩子的心声,去了解孩子,长此以往,你会发现,孩子更上进了。

家长们,请改变一下自己的教育方式,这也是给孩子一次成长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