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积极推动建立城乡一体、均衡发展的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实现了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目前6个县(市、区)正在开展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先行创建,义务教育向优质均衡稳步迈进。
取得的突破性进展
一是普及水平保持高位。全省小学净入学率99 .86%,初中净入学率99 .61%,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6 .55%,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97 .49%。
二是免费教育全面实现。800多万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做到“应免尽免”,家庭经济困难寄宿学生做到“应补尽补”。
三是基本消除大班额。全省56人以上大班额占比降至0 .93%。
四是优质资源加速共享。教育信息化体系加快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优帮差”、“城带农”、学区制、集团化办学模式及城乡校长、教师轮岗交流机制逐步建立完善。
成绩源于一系列变革性实践
首先,构建一套体系,深入部署落实。通过出台系列政策文件、专项会议推动、建立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等方式,明确省级有关部门任务分工,统筹部署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其次,健全两大机制,夯实发展基础。一是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全面统一城乡义务教育“三免一补”政策,实现中央、省、市、县各级人民政府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城乡全覆盖。二是建立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推进机制,基本实现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标准、教职工编制标准、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基本装备配置标准“四统一”。
再次,突出三个难点,攻坚补齐短板。一是强力推进控辍保学,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失辍学保持“清零”状态,教育部控辍保学台账劝返核减完成率达99 .99%。二是持续推进消除大班额,全省56人以上大班额从2016年的18 .54万个下降到1833个,占比从17 .91%降至0 .93%。三是着力推进“扶弱保底”,推进一系列保基本、兜网底、补短板的教育重大建设项目,缩小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办学条件差距。
最后,聚焦四项关键,全面提升质量。一是优化学校布局调整,调整基础教育学校布局、推进学区制治理改革,办学集约化规模化效益初显。二是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优化农村学校师资配置。三是逐步构建信息化体系,全省中小学(含教学点)全部接入互联网,“四川云教”覆盖基础教育全学段全学科。四是积极化解热点问题,推进招生制度改革、推进“双减”工作落地见效、不断简化优化入学条件和证明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