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14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3年第13期(总第3778期) 导报三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在阅读中共赴星辰大海
■许大成
教师成长《教育导报》2023年第13期(总第3778期) 导报三版

在今年元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部长怀进鹏提出,要把“开展读书活动作为一件大事来抓”。这里既包括学生读书,也包括教师读书,而“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则指出了读书的价值与意义。今天的教师处在发展核心素养的教育新时代,解决好“为何读”“读什么”“怎么读”等基本问题,对加速自身专业成长,提高立德树人自觉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在阅读中解决“教什么”“怎么教”的实践性问题同时,思考“为何教”“为谁教”的价值性问题。

教师阅读不该是平面和单调的。其中,教材和教辅阅读是教师阅读的主体部分,构成了其他阅读的实践性根基,这种阅读,支撑和推进教学的正常开展。

“重要”不等于“唯一”或“全部”。教师不仅需要形而下的实践应对,也需要形而上的价值追寻,既要解决“教什么”“怎么教”的实践性问题,又要思考和回答“为何教”“为谁教”的价值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从九个方面阐述了习近平教育思想。认真阅读本书,可以感悟到党对教育规律认识达到的新高度,能提高教师的教学站位,让我们学会登高望远,担责当行,用大视野、大格局反思和改进教学,在更大的坐标上讲述自己的教学故事,提高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自觉性。

二、在阅读中汲取前人智慧,深化对新课改的理解,焕发新课改的激情,增强新课改的信心和力量。

学习者应该是怎样的?横空出世的ChatGPT,给人类学习带来更大挑战。转变学习方式,发展核心素养将更具重要意义。建议把焦尔·当《学习的本质》、戴维·铂金斯《为未来而教为未来而学》放在一起阅读。焦尔·当认为学习从本质上看,是“一种意义炼制活动”,“学习者不是单纯的学习参与者,而是他所学的东西的创造者,别人永远不可能替代他去学习”。而铂金斯把学习者的形象描述为“业余专家”,业余专家不是严谨的学院派,不强求专业知识,却能够自信地、正确地、灵活地理解和运用基础知识。主张“为具有生活价值的学习而教”。两本书对学习者形象的描述,都告诉我们,发展核心素养,不能把学生培养成为“博物馆式”的知识存储者,而应该培养成为“工作坊式”的知识生产者,把前人发现的知识以实践的方式“再生产”出来。

新课改不可能一蹴而就,具有艰巨性和长期性。佐藤学的《静悄悄的革命》,把“静悄悄”作为“革命”的限定语,一下子把课改的独特性揭示出来。书中提到的小林老师,原来追求做好大型公开课这个一年一次“法国大餐”,而现在,自觉过问柴米油盐,上好每一节课,努力把每日三餐都做成“美味佳肴”。小林的故事是一个隐喻,告诉我们真正的课改不可能是轰轰烈烈的“运动”,要创设“用心相互倾听”的润泽教室,实现“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学习”,必须克服急于求成的浮躁心态,用一颗“静水流深”的心,让“革命”在循序渐进中自然而然发生。

       三、在阅读中关注“不同的声音”,自觉保持对可能性的倾听立场,增强对新课改复杂性的包容心态和驾驭能力。

当前,在新课改中,“素养比知识更重要”“从知识本位向素养本位转变”等说法层出不穷。迈克尔·扬的《把知识带回来》一书反其道而行之,该书在汲取维果斯基、涂尔干等理论元素的基础上,强调了知识的客观性,提出了“把知识带回来”的象征性口号,提醒人们正视知识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价值,坚信“教育的未来中必须有知识的身影”。这让人想起著名教育理论家王策三提出的“知识是个百宝箱”口号,可以说与“把知识带回来”异曲同工,把被遮蔽的知识视角昭示出来,对我们克服轻视知识教学的倾向,具有很强的警示和纠偏作用。

梅耶的《应用学习科学》,是一本教育心理学专家写给教师的建议。该书突出了“应用”,通俗易懂,具有很强的实操性。它对当前主流教学倡导的主动学习、发现学习等效果提出了质疑,认为“在开展主动学习方式之前,一定要解决基础认知加工问题”;能促进学习者开展意义建构的,不是“高行为”活动水平,而是“高认知”活动水平。这些观点对于主动学习如何开展,学习活动如何组织才能更有成效,是一个权威而又善意的提醒。

四、在阅读中学会阅读,借助经典指导,改变随意、浅表、碎片化的阅读惯习,把慢功夫花在真问题上,努力提高阅读的深度和效益。

“开卷”并非都“有益”,今天,我们被大量资讯包围,常常陷入“想阅读”又“不会阅读”的尴尬境地。艾德勒在《如何读一本书》中说,阅读是有层次的,“主题阅读”是所有阅读中“最复杂也最系统化的阅读”,它需要向书本提问的能力。这些问题主要包括:在什么背景下阅读?这本书在整体上谈些什么?在细节上说了什么,怎么说的?对我要回答的问题有何关联?经常带着这四个问题开展阅读训练,能增强阅读的主动性和目的性,帮助我们走出随意化、浅表化、碎片化的阅读现状,提高阅读的深度和效益。

肯·布兰佳等的《知道做到》,提出了高质量阅读的另一条路径。他认为导致知行脱节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阅读的“多而浅”。他倡导“少而精”的阅读哲学,主张通过间隔性重复和持续跟进,将学到的知识完全嵌入自己的思考和行为方式之中。在全书结尾,提炼了一句口号:“一个懂得重复力量的人拥有决定性的优势!”肯·布兰佳的阅读理论直抵人阅读的短处和痛处。真正的专业阅读应该追求“知道做到”的崇高境界。

每到新年,我会重温帕克·帕尔默在《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中所说:“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它来自于教师的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在各种技术手段变化莫测的当下,我们是否依然有敞开心灵、迎难而上的教学勇气?而这,正是师生共赴星辰大海的强大动力,希望每一位老师在实践和阅读中不断修炼和建构自我,开放和展现自我,在教学的苦乐成败中获得向下扎根、向上飞扬的精神力量。

(作者系江苏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