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28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3年第19期(总第3784期) 导报四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蒌蒿满地“笋”芽短
■曾卉
《教育导报》2023年第19期(总第3784期) 导报四版

今天,我和孩子们学习苏轼的诗《惠崇春江晚景》,在讲到“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一句时,课件上显示了芦芽的图片:温润的土地里,一株株“竹笋”冒出了尖尖的头,有的在笋尖处抽出了嫩芽。

我指着图片说,“同学们,你们瞧,这就是芦芽。”教室里却传来了不同的声音,“老师,那不是竹笋吗?”细看之下,这幅配图确实与竹笋无异,尤其是枝干处都是一节一节的,我又结合了诗意,诗人写的是河滩上蒌蒿长得满地都是,那么芦芽也该在河边湿地上,但配图的“芦芽”却长在土里,与诗意不符。

难道是配图有误?我来不及多想,首先肯定了那个孩子敢于质疑的精神,然后让孩子们回忆理解诗意的方法。

“可以借助插图!”一个孩子回答道。

我问孩子们是否记得《惠崇春江晚景》的意思,学生立马反应过来,这是苏轼看到好友惠崇的《春江晚景》所创作的题画诗。

“是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那我们一起欣赏书中的画吧!把你看到的景物圈出来。”我一步一步引导着,很快就有学生从插画中觅得芦芽的踪迹。

春天到了,竹笋也会好奇地打量着这个世界,确实也会蒌蒿满地“笋芽”短,那春天还会出现怎样的景象呢?我能不能让孩子们变成小诗人描绘春天呢?

“孩子们,诗人苏轼把他的眼睛安在了水面上,我们还可以把眼睛安在天空,安在田野,安在草地……”我打趣地说。

“啊?我们的眼睛还能这样?”一个小男孩坐在座位上窃窃私语。

“老师想告诉大家我们要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这样你就会有独特的发现!”丁零零下课铃响,我的课也讲完了。

在休息的间隙,我又隐隐觉得不妥,难道真的是配图有误?如果那幅图就是芦芽呢?也许是我的自以为是,我自以为巧妙地化解了学生的疑问,但其实没有。于是,我上网搜索了芦芽的图片,经过对比,我发现芦芽刚冒出嫩芽时和竹笋十分相似,最大的不同便是茎干的粗细,芦芽刚出来时比笋芽要细一些。

又是一节语文课,我把芦芽的图片找了出来,这一次我更加坚定,“同学们,老师利用下课时间查阅了资料,发现其实课件中的图片就是笋芽。不过芦苇不仅可以长在水里,还能扎根在土壤里,而且芦芽和笋芽小时候很像,它们就像亲兄弟。”接着,我又点明了芦芽和笋芽的细微差别。

虽然芦苇和竹子刚长出来的时候几乎一模一样,但芦苇会开出白白软软的花,像一簇簇轻盈的羽毛,在风中摇曳。

“就好像衣服上的绒毛。”一位女孩回答道。

没想到一个毫不起眼的疑问,竟然碰撞出了如此智慧的火花。我问孩子们,从这堂课中学到了什么?

一个小女孩的手举得高高的,眼睛里闪着光芒,“我学会了不懂就要问,就像孙中山小时候一样。”

“我学会了实践出真知,有疑问的地方要查阅资料。”一个小男孩一本正经地说。

我想,“蒌蒿满地芦芽短”这句诗我会一直记在心里,这不仅告诫我教书育人要严谨,也教会我不管是求学还是教学,一定要保持一颗追求真理的心,活到老,学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