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21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3年第28期(总第3793期) 导报四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鞠雪飞
文化【读书】《教育导报》2023年第28期(总第3793期) 导报四版

《教育的目的》

[英]艾尔弗雷德·诺思·怀特海著

张佳楠  译

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3月

ISBN:9787519120245

 

■鞠雪飞

手捧英国数学家、哲学家和教育理论家怀特海的著作《教育的目的》一书时,不由地产生了疑问,近百年前,怀特海怎样看待教育的目的?他的论述与当下的观点是否契合?

在字里行间愉快地穿梭后发现,怀特海始终贯穿着一个主题,并从多个视角说明: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之路。

首先,学生是人。这一点好像无须论证。其实不然,当我们背离师德极尽讽刺挖苦之能事甚至施以暴力时,学生就是“牛羊”,教育的目的就成了获利;当我们独霸课堂信口开河一讲到底时,学生就是容器,教育的目的就成了填塞,从大石块到小石块到沙子到水,不遗余力满满当当得不留一丝空隙;当我们简单粗暴一刀切一个模子地施教时,学生就是零件,教育的目的就成了生产,没有情感、没有温度,千人一面。怀特海说:“填鸭式的灌输的知识、呆滞的思想不仅没有什么意义,往往极其有害——最大的悲哀莫过于最美好的东西遭到的腐蚀。”“在教育中如果排除差异化,那就是在毁灭生活。”学生是人,是与我们并肩而立的人,需要我们平等相待,尊重敬畏,塑造美好。

其次,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重在激发和引导。每个学生都是天使,具有灵动的个性、丰富的情感、独特的思维、自由的双翼,即便有这样或那样的缺陷与不足,也完全值得我们用爱与智慧、责任与使命,将他们沉睡的火星点燃成熊熊火炬,温暖自己,照亮他人,奉献社会。比怀特海小22岁的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过一段广为流传的话:“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两位哲人的观点不谋而合,教育就是一场富有情调洋溢诗意的修行,怀特海说:“教育只有一个主题——那就是多彩多姿的生活。”师生需要彼此守望,同频共振,在因材施教中实现教学相长,相得益彰,共同成为最好的自己。学校的职责,就是为每个孩子搭建适合成长的舞台。发掘他们的潜能,实行多元评价,让他们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最后,教育是为了学生的自我发展。自我发展是主动的、由内而外的,具有恒久力量的。教育如同鸡蛋,从外面打破是压力,从内打破是成长。当一个人有了远大的理想、执著的信念时,就会时不我待地向着远方奔跑起来。心理学家马斯洛在需要层次理论中将“自我实现的需要”放在第五层次,充分说明每个人在满足了“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后,都有一种“自我实现”的强烈渴望,而通向自我实现的唯一路径是自我发展。

怀特海严肃指出:“我们必须要记住:自我发展才是最有价值的智力发展。”自我发展,即自我教育,教育者将自我教育主题化、系列化、生活化,才会实现教育在场,才是真实的从被教育者本人心里生发出的教育。要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与信任,培养他们自我管理的能力,让他们拥有自我成长的空间,丰润自我成就的生命。

2021年4月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将教育方针规定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深刻揭示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怀特海关于“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之路”的阐述,更多强调的是一种方向、一条路径,已为长久以来的教育者接受。

教育,是一个听起来宏大、做起来具体而微的话题,“前人之述备矣”。怀特海对教育目的的论述,近百年之后仍然青春不老,熠熠生辉,启迪着我们循着哲人指向的路,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从自我做起,遵循规律,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