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27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3年第52期(总第3817期) 导报三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还在为孩子的乖巧懂事引以为傲吗? “讨好型人格”需警惕
■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成都市温江区花都小学校心理教师 丁嫄
《教育导报》2023年第52期(总第3817期) 导报三版

某天,孩子终于鼓起勇气向妈妈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我感觉自己很笨,明明我很努力,但是大家都不喜欢我,我的压力很大。”妈妈听后,大惊失色,一向乖巧听话的孩子怎么了?

心理咨询后才发现,原来班级里那个默默无闻、不爱表达的女孩内心却承受了这么多压力。人际交往上,她认为没有人愿意和她合作,在唯一的朋友面前,她会故意装得很笨来讨好朋友,小组合作中,她也极少发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回答问题时很不自信;学习上,她处于焦虑状态,上课时明明很努力在听,但是作业、考试时常会因紧张突然忘记而出很多错,就连简单的抄写都担心出错;自我评价上,她过度在意自己的外貌,认为自己的体型和外貌比别人差,时间一长,她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变得越来越自卑。

针对孩子的情况,心理老师专门邀请家长和班主任一起展开咨询,了解到孩子爸爸脾气不太好,经常摔东西,爸爸在家时,她几乎不敢说话。自从有了二胎之后,妈妈也把重心移向了弟弟,对她的学习要求严厉,在她面前经常灌输升学压力,给她造成了不少的心理压力。

这是典型的讨好型交往模式,其中自我否定尤为明显,人际交往中总是顺从、迎合他人的需求,压抑自己拒绝的能力,无论在家里,还是学校都是倾听者,压制了表达自我观点的能力。该行为主要源于两个方面:

其一,婴幼儿期父母陪伴缺失。儿童心理学认为,3岁以前是安全感形成的关键期,如果这个阶段缺失父母的陪伴,需求未被及时满足,可能会因缺乏共情和陪伴而产生一种原始孤独感,这时孩子往往会压抑自己的需求,隐藏自己愤怒、无助、恐惧的负面情绪,在父母面前会表现得异常温顺、乖巧。

其二,严厉专制的教养方式。除了与生俱来的性格属性以外,“讨好型人格”的形成还与孩子从小的成长环境有很大关系。讨好者往往成长于严厉控制型家庭,父母较为严厉,习惯性打压、否定孩子,孩子在挑剔下成长,养成了事事顺从的习惯和胆怯讨好的性格。孩子对父母的顺从与讨好的交往模式,也会通过移情,投射到自己其他的人际关系中,从而形成对其他客体的讨好。

性格温顺的孩子容易讨好别人,但凡事都有一个度,如果家长发现孩子出现以下表现需要及时反思、调整教育方式:

性格敏感自卑。孩子特别在意别人的感受和眼光,但凡对方给出的反馈不够积极,就会产生自我怀疑,习惯性地将问题归咎于自己。

没有自己的主见。孩子对自我接纳度低,害怕一旦自己说出不同的想法就会受到否定和孤立,所以总是附和别人的想法,无法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

不懂拒绝别人。无论别人提出任何要求,哪怕非常过分,伤及自身利益,孩子都选择委屈妥协,压抑自己的负面感受。

如果孩子出现这些表现,家长应该如何帮助孩子调整呢?

首先,表达关心,适当放手。在一个健康的家庭环境里,孩子应该是能轻松自如地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的,为此,家长要努力营造包容温暖的家庭氛围,多一些爱的表达和陪伴,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给足孩子安全感。同时,也要适当放手,尊重孩子的选择和决定,在评价上应多以激励性评价为主,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及时欣赏鼓励他们,帮助孩子逐步找回自信。

其次,减轻压力,允许表达。父母和孩子是平等的个体,有时候,家长的过度施压,过高的要求会逐渐让孩子失去自我,形成习得性无助。这时要适度帮孩子减压,引导孩子正确分析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家长也要允许孩子发表自己的需求和想法,教会孩子“先问自己这样做开心吗”,对一些小事慢慢试着说“不”,学会真诚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