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16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3年第111期(总第3876期) 导报三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高职院校如何传承“两路”精神
■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王晨蔚 成都大学 刘佳
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教育导报》2023年第111期(总第3876期) 导报三版

在川藏、青藏公路建成通车6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60年来,在建设和养护公路的过程中,形成和发扬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两路”精神。这一论断为新时代高职院校继续传承“两路”精神的时代内涵指明了方向。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实现交通运输行业高质量发展,急需大批继续传承“两路”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做支撑。

一、什么是“两路”精神

“两路”精神是党中央批准的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路”精神在筑路大军修筑川藏、青藏公路热血奋斗的过程中彰显,也在一代代养路人坚守奉献、军民团结的实际行动中传承与升华。

传承“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奋斗精神,要夯实专业基础。“两路”精神形成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奋斗精神的共性。在高原,筑路大军历经漫漫4年,以牺牲三千多位烈士的历史代价,修建成总长度四千余公里的川藏、青藏公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奋斗精神,激励高职院校学生要将其转换成为学好专业知识、提升专业技术、突破技术难题的不竭动力,努力成为各个行业的大国工匠、能工巧匠。

传承“顽强拼搏、甘当路石”的奉献精神,要树立家国情怀。洪水、塌方、泥石流等灾害频发,需要连续作战进行抢修抢通;道路养护作为枯燥的重复性劳动,需要默默奉献、甘于坚守,“两路”精神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给北京师范大学“优师计划”的同学们时强调:“毕业后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的奉献精神,激励高职院校学生树立家国情怀,将小我融入大我,将个人追求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实际行动中。

传承“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服务精神,要牢记初心使命。数十年来,“两路”成为军民情深、互助感恩的“同心路”。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两路”是民族团结之路、西藏文明进步之路、西藏各族同胞共同富裕之路。“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服务精神就是要时刻牢记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激励高职院校学生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

二、“三全育人”理念与“两路”精神的结合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首要问题。“三全育人”理念下高职院校的育人模式强调的是多元参与,包括一线教师、辅导员、党政管理者等教育教学主体,还应积极调动政府、企业、家长和社会组织等外部力量参与育人过程中,要实现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纵向与横向、线上与线下的有机衔接。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主要着力点在各领域技术技能的“一线”人才,主要侧重点在动手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高职院校的办学主体更注重于校企合作,育人机制更倾向工学结合、德技并修、多方联动的协同育人。因此,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坚持“三全育人”的教育理念,创新适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和办学主体的育人模式,是传承“两路”精神的根本途径。

三、高职院校传承“两路”精神的实践

1 .构建“两路”精神全员协同育人共同体。高职院校应该提高对“两路”精神的政治认知,自觉承担“两路”精神传承的重任,从顶层设计系统谋划“两路”精神全员协同育人机制。一方面,要制定和完善院系两级关于“两路”精神传承的运行管理、制度,让全体教职工明确自身岗位在传承“两路”精神中的具体职责,设置行之有效的“两路”精神传承考核评价,使“两路”精神传承过程可展示、效果可量化,形成有主体、有层次、有评价的全员育人共同体。另一方面,要统筹可持续的协调育人机制,院校与院校,院校与社会、行业、企业、家庭要建立协同育人机制,可通过联合开展“两路”精神传承活动、邀请“两路”修筑者后代开展主题座谈等活动,探索传承“两路”精神方面好的做法与经验,形成传承“两路”精神传承的强大育人合力。

2 .“两路”精神贯穿学生在校全过程。在注重德技并修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体系下,充分结合高职学生的成长成才规律,将传承“两路”精神“不间断”地贯穿学生在校期间全过程。课堂教学对传承“两路”精神有着不可替代的主导地位,将“两路”精神融入高职院校的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中,可以提高传承“两路”精神的说服力。开发“两路”精神特色系列课程,充分结合高职学生认知特征,将“两路”元素编入思政课辅助教材,生动展现“两路”精神的时代内涵、奋斗过程、典型事迹,让“两路”精神被高职学生认识、理解、传承。积累“两路”精神课程思政资源库,挖掘“两路”精神与专业课程的“契合点”,提高专业课教师在课程思政融入中对“两路”精神的利用率,深入浅出地阐释“两路”精神。让“两路”精神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中发挥育人最大效应,增强学生的接受度和认同感。与此同时,将“两路”精神融入学生的实习实训环节中,可以提高传承“两路”精神的渗透力。在实训环节开展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与“两路”精神的融合教育,坚定学生交通报国的志向;在交通行业企业实习过程中,讲好“两路”故事,坚定学生的专业思想和职业理想。

3 .打造“两路”精神全方位育人平台。在高职院校的育人场域上,既要包含校内教学活动和课外活动,也要包含校外实习实践,既要重视显性教育,也要重视隐性教育。通过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十大育人体系,打造“两路”精神传承的一体化、立体化育人体系。利用校园场馆、红色教育基地、实践教学基地等实体场地,扩宽“两路”精神传承的主阵地;设计雕塑雕像、文化墙、绿色植物、宣传标语等实体景观,丰富“两路”精神传承的物质文化载体;举办主题讲座、知识竞赛、暑期社会实践、主题班团会等校园文化活动,深化“两路”精神传承的校园文化途径;建立“两路”精神主题网站、微信公众号、拍摄“两路”精神短视频、再现虚拟 VR场景等新媒体载体,创新“两路”精神传承的网络宣教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