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8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4年第29期(总第3924期) 导报三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修理”邋遢儿子
周海燕
《教育导报》2024年第29期(总第3924期) 导报三版

“妈妈,我的彩笔放哪了?”“妈妈,我的拖鞋呢?”每天下班回到家,总会听到这些让我头痛的声音。

儿子今年7岁,总是丢三落四,乱放东西,时常找不到玩具、鞋子等物品。更让人生气的是,他每次都不自己找,而是让我帮忙。我总是一边找,一边抱怨:“妈妈既要上班,又得做饭、洗衣服,你以后要学着‘物归原处’,这样就不会找不到东西了。”他总是口头上答应得很好,但实际行动中没有一点长进。我气得要命,却不知该如何是好。

幸运的是,在一次交流会上,有家长提到不能替孩子担责任的观点,我觉得很有道理,并意识到,每次帮儿子整理玩具、找东西,都是“越界”的表现。这样做,不但不能帮助他改掉坏习惯,还教会他逃避责任。

因此,我决定学着做个“懒妈妈”,不再越界管理他的分内事。

“扑通”一声,儿子摔了个大马哈,罪魁祸首就是他自己乱丢的鞋子。我把他扶起来:“如果你把鞋子放到门口的鞋柜里,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了。”儿子知道错了,红着脸说:“以后,我会把鞋子放好的。”

“妈妈,我的作业本呢?”一天早晨,儿子急着上学,却怎么也找不到作业本。其实,昨天晚上整理房间的时候,我就发现他的作业本掉到沙发底下了。为了让儿子给自己的错误买单,我假装什么也不知道,还配合他一起展开搜索行动。结果,那天儿子上学迟到了。放学后,他一脸不悦地说:“今天真倒霉,因为迟到,被老师批评了。”我走上前边安慰边教育:“为什么倒霉呀?”“因为乱丢作业本。”“那下次做完作业,该怎么做呢?”“提前把作业本放在书包里。”

“妈妈,我的衣服怎么这么多褶子?”儿子指着沙发上的外套说。“可能是昨天晚上家里来的客人不小心压着了。”“谁这么粗心呀!”儿子愤愤地说。“可是,沙发不是该放衣服的地方呀。如果你把衣服挂到衣架上,客人再怎么粗心,也不会压到它啊!”听我这么一说,儿子不好意思地答道:“妈妈,我知道错了,以后什么东西我都会‘物归原处’。”

就这样,在我不断地“修理”下,儿子逐渐改掉了乱丢东西的坏毛病,还学会了整理自己的物品。

每个父母都爱孩子,也常常因为爱而替他们承担责任,殊不知,这样做不仅剥夺了孩子从中汲取教训的权利,还教会了他们逃避责任。从这个意义上看,大人对孩子最好的爱护,就是不要“越界”,让孩子为自己的行为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