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3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4年第38期(总第3933期) 导报三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读过好多书,站在教室里的已不是我们自己
■许大成
《教育导报》2024年第38期(总第3933期) 导报三版

2023年教师节,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首次提出并阐释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的时代内涵,倡导新时代教师秉持“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勤学的路径是多样的,而热爱读书,向书而学,无疑是汲取教学滋养,促进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想起一个关于读书的故事。诗人约瑟夫·布罗茨基在一次精彩的演讲后对主持人说:“你不要感谢我,坐在这儿的不是我自己,我读过很多书,记得其中的很多内容,我今天讲的就是我读过的和我记得的总和。”这句话引起笔者的共鸣。作为一名教师,首先是一个读书人,当我们把诗人转换为“站在教室里”的自己,把“讲演”转换为“上课”,就能体会到——当我们走进教室,高质量完成一节课教学的,不仅有我们自己,还有那些人、那些书,以及“我读过的和我记得的总和”。

读过好多书,那些书和人厚植了我们的教育情怀。当我们读了张伯苓“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的“爱国三问”时,感悟到教育的境界是“大教教心”;当我们读了梅贻琦“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时,感悟到教育的本质是“先”行示范;当我们读了林巧稚引导学生超越分娩的程序,关注“产妇的额头有豆大的汗珠”时,感悟到教育的真谛是“生命”为本。于是,我们对“大先生”的内涵有了鲜活的理解和领悟。读了于漪的书,不免会仰视她对“合格”的要求之高。她说:“我的理想是做一名合格的教师。所谓合格,就是不负祖国的期望、人民的嘱托。”这样的“合格”,需要“让生命与使命同行”,需要“一个肩膀挑着学生的现在,一个肩膀挑着祖国的未来”,需要“树中华教师魂,立民族教育根”。当我们读了时代楷模张桂梅“写给青年教师的一封信”时,更感叹张老师寓崇高于平凡的教育情怀。信中说:每次走进教室上课时,我都会对孩子们说一句“起立”。“起立”代表着力量、希望和行动。中国的“起立”,将由孩子们的“起立”撑起,而孩子们的成长,离不开教师的“起立”。走进这些书,让我们学会登高望远,用大视野、大格局反思和改进教学,在更大的坐标上讲述立德树人的教育故事。

读过好多书,那些书和人启迪了我们的教学智慧。每当我们在探索主动学习、发现学习的实践中产生困惑时,心理学家梅耶的《应用心理学》总是清醒而又睿智地提醒我:“能促进学习者开展意义建构的,不是‘高行为’活动水平,而是‘高认知’活动水平。”每当我们在阅读中产生迷茫和困惑,总会潜下心来,聆听一些“不同的声音”,在比较与权衡、批判与整合中汲取教学智慧。多年教学中,我的课堂讲授深受学生欢迎。但弗莱雷的《被压迫者的教育学》把讲授法一棍子打死,认为它把学生变成了任由教师灌输的存储器。我一度陷入迷茫:实施新课程,讲授法在众多教学方法中还有一席之地吗?读了奥苏泊尔的《教育心理学》后,我恍然大悟。他认为,学习是否有意义,取决于新知识与学生已有知识之间是否建立了联系,讲授法如果满足有意义学习的条件,同样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坚持辩证思维,倾听不同声音,深化了我对讲授法的理解:提高教学质量,必要的有意义的讲授不能缺席。但也要警惕讲授的局限,注意控制好时间,讲求策略和艺术。

读过好多书,那些书和人教会我们优雅表达。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语言,是一种无论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当一个老师说话语无伦次、过快过慢、苍白无力、口头禅不断,不论他说什么,教学效果都会被如此之“说”大打折扣。要把“话”说好,就得语言畅达、富有节奏;层次分明、环环相扣;具体生动、富有感染力,这需要教师的功力,需要我们持之以恒地自觉修炼。读书,无疑是提高语言修养的不二法门。前不久,我听了一节课,一个老师在讲学校的办学理念“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时,声情并茂地朗诵了狄金森的诗:“如果我能使一颗心免于哀伤/我就不虚此生/如果我能解除一个生命的痛苦/平息一种酸辛/帮助一只昏厥的知更鸟/重新回到巢中/我就不虚此生。”直白、抽象的办学理念一经优美的诗歌诠释,变得“朗润”与“鲜活”起来。格局和境界顿时被“照亮”和“打开”,同学们都沉浸在温暖的感动中。我们读到鲁迅“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惊叹于他思想的深邃和表达的简洁;我们读到苏珊·朗格“爱情让人成为诗人,岁月的沉淀使人成为哲学家”时,领会到理论的严谨不等于刻板,也可以生动表达;我们读到贝尔“美不仅是‘意思’的深远,更是‘意味’的深长”时,感悟到美是生命的拔节和灵魂的惊醒,也是我们应该追求的语言表达的美好境界。

读过好多书,那些书和人点亮我们的教育人生。当我们读了老子“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时,就会时时提醒自己,不要做新课程改革中的“大笑”之人,而应积极应对、勤而行之,积极探索新课程理念的落地方式;当我们读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不止一次地感悟到对立德树人的不懈探索只有臻于“至善”境界或标准,才能减少焦虑和惊慌,增强教学定力,让课堂静水流深,拥有淡定和从容的品格。当我们读了叶澜关于教师要“让创造的智慧体现在‘家常菜’的制作过程中,体现在永不止息的海浪涌动中,而不是飞溅出的浪花”时,体悟到自己的教育人生,应该是在“烟火日常”中升腾起“诗和远方”。而当我们读了加缪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最后就混淆成了一片。每个日子都丧失了自己的名字”这段话时,就会想到,必须拿起笔来,把“这一天”记下,把“每一天”留住,不让“这一天”如水般流失在模糊的岁月中。

教学,不是一个人的奔赴,还有那些书和那些人的支持与赋能。由读书沉淀而成的“我读过的和我记得的总和”,不会让课堂变得臃肿、沉重和繁杂,而是提供了一种内在的持续的力量,引领我们“为学日益,为道日损”。读书带给我们的是底气,好课堂从来就不是靠“勇气”完成的,而是靠“底气”“底蕴”和“格局”,靠“精粹”与“简洁”;读书带给我们的是创新,要把书教到学生心灵深处,需要我们对教育规律的充分敬畏,需要对育人初心的不懈坚守,需要对传统教学的自觉超越;读书带给我们的是谦卑。范梅南说:“面对儿童,就是面对一种可能性。”要发现这种可能性,需要我们“蹲下身来看孩子”,看见差异与独特,看见孩子的潜能与智慧、可爱和成长。

(作者系江苏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