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5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4年第39期(总第3934期) 导报一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破除“唯应试”怪圈 ,快乐运动伴成长
■本报记者 马晓冰
《教育导报》2024年第39期(总第3934期) 导报一版

近期,各地的初三学生纷纷迎来了考验体能、体力的一道关——体育中考。在成都市教育局公布的2024年中考体考相关安排中,恢复了中长跑项目(男生1000米跑/女生800米跑)。不少家长一方面担心孩子能否取得好成绩;另一方面也担心孩子身体能不能吃得消。

本期,我们邀请到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体育教研员谭步军,四川省遂宁中学校学生发展中心副主任、体育教研组副组长徐纯杰从“中考体育”出发,在回应家长关心的问题的同时,共同探讨分数之外,体育锻炼的目的与意义,为家长和孩子提供强健体魄、科学锻炼的好方法。

“应试”之困:莫让焦虑绑架体育

“孩子体质较弱,一到换季就大病小病不断,今年春天呼吸道反复感染了好几次。”临近体考,家长王莉芳既担心又焦虑:“我们既希望孩子能在体考中取得好分数,又害怕他‘太拼’伤了身体。”

春季呼吸道疾病多发,有类似担心的家长不在少数。“800米跑、1000米跑属于田径项目,而田径是‘运动之母’,很多项目都是在田径的基础上开展训练,它的风险性、危险性并不高。”四川省遂宁中学校学生发展中心副主任、体育教研组副组长徐纯杰从事田径训练工作11年,他指出:“中长跑回归体育中考后,各地各校都有进行一定的针对性训练,在课程安排上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速度与耐力、力量与技巧。过程中,学生的心肺功能、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都会增强,家长无需过度担心。”

不过,及格容易,满分难,随着中考体育分值的提高,家长的“应试”心态也越来越强,以成都市中考分数构成为例,体育成绩在中考总分中占60分,其中,统一考试50分,体育素质综合评价考核10分。“考试只是提高学生、家长、社会对体育育人价值重视程度的手段,而非体育锻炼的唯一目的。”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体育教研员谭步军表示,“在体育中考‘指挥棒’下,家长、学生对体育的重视程度显著提高,与此同时,功利的、‘应试化’的心态也需警惕。”

有需求就有市场,部分校外体育培训机构便瞅准了“商机”,针对“体育中考”兜售训练课程。谭步军提醒家长,“以应试为目的的校外培训应坚决抵制,盈利是这些培训机构的最终目的,训练的科学性、安全性难以保障。”

根据体育学科的特点,徐纯杰也建议家长不要被分数蒙蔽了双眼,要保持理性,加以甄别。他指出:“没有运动项目可以在一朝一夕间就取得很大突破,否则专业运动员为什么还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训练呢?人体接受训练的强度是有阈值的,短期突击有可能对身体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家长要引导孩子采用规范性的训练方法,而不是抱着侥幸心理去追求短平快的效果。”

在焦虑的裹挟下,体育锻炼多了一层“被迫”的滋味,“考完体考,告别长跑”成为不少学生的普遍心态。这并非体育中考的初衷,谭步军指出:“我们对待体育,应该像对待吃饭、睡觉一样,把它作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为了考试而运动则本末倒置了。”

以体育人,身心健康是一切的基础

坐地铁时因低血糖晕倒在地、伸懒腰把脖子扭了、打哈欠下巴脱臼了、“抓大鹅”得了结膜炎……社交媒体平台上,经常看到以“脆皮大学生”为代表的当代年轻人吐槽自己的“亚健康”状态,而缺乏锻炼意愿、生活习惯不规律是导致健康问题的重要原因。从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数据可以看出,初中三年级到高中一年级是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的“巅峰期”,离开了考试的驱动,学生整体的健康状态似乎开始走“下坡路”。“这便是‘应试化’思维带来的弊端。”谭步军解释,“考试成了锻炼的终点,锻炼不再是有些学生的本愿,他们内心深处更多是排斥与厌倦。”

持续锻炼、强身健体绝非“一次性工程”,“不管是体育中考,还是人生中会面临的各种考试、选拔,通过它们只是其中一个环节,能否从中提升自我、实现成长,才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重点。”徐纯杰指出,“体育考试成绩占比在中考中越来越大,说明教育的评价方式在转变,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更加全面,是希望孩子由此获得更全面的发展与成长。”

体育锻炼是一种能有效促进身心健康的方式,它的益处不仅体现在增强体能、改善体质上,还有助于焕发精神活力、缓解心理压力。“加强校内外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有助于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体育竞争的良性刺激还能有效提升孩子的规则意识与抗压能力。”谭步军表示,教育者需看到其深远的影响,从学科层面保证体育课的课时量,提倡阳光运动。

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息息相关,在体育锻炼中,坏情绪随着汗水挥洒了出去,郁结于心的情况就减少了。“改变‘为动而动’最好的办法是‘为快乐而动’。运动时,人体会分泌多巴胺,使精神愉悦。”徐纯杰建议家长,让孩子找到一两项感兴趣的运动,养成持续、主动去锻炼的习惯,在长期坚持之下,考试也会变得轻而易举。

磨刀不误砍柴工,运动重在每一天

好的身体是一切的基础,运动能让人阳光快乐、积极向上,开展一项运动、开始一次锻炼,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学校体育、家庭体育、社区体育,它们最大的区别只存在于场景上,并不是只有体育课上的训练才叫体育锻炼,运动可以随处发生。”谭步军认为,培养运动习惯,第一步就是“动起来”,不要给自己设限,利用现有场地与条件,广泛地去运动。

细化到不同场景的锻炼重点,谭步军也帮助家长做出区分。在学校,孩子们学的是科学的锻炼方法、一些运动项目的简单技巧。光学还不够,重在实操和课后实践,此时,亲子运动就很重要。亲子运动能很好地营造氛围,起到积极的鼓励作用。“现在的一些活动,采取的是‘校家社’联合开展形式,以家庭为单位,动员家长带着孩子一起进行‘亲子比赛’。”谭步军认为这是一种很好的现象,通过运动不仅达到了锻炼、放松的效果,还有助于亲子关系的融洽和友好人际关系的建立。

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谭步军指出,不仅小学阶段的孩子需要这种氛围的熏陶、爱好的培养,孩子进入初中后,课业加重,更需要劳逸结合,家长切不可为了“争分夺秒”地学习,压缩孩子的运动时间。

对家长而言,正确的做法是以身作则,把运动这件事潜移默化地融入家庭生活的每一天中。刘晶一家便是如此,一家四口爱好的运动项目各不相同,却总能很好地“玩在一起”。每周六的晚上是一家人固定的运动时间,因为哥哥爱打篮球,所以号召一家人一起打比赛,有时他们也会和其他不认识的篮球爱好者一起“打野球”,运动是拉近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有效途径。

“通过一起打球、跑步,我们逐渐找到了一种高质量陪伴孩子的方式。”刘晶说。因为不打算培养孩子走职业体育的道路,所以,他们没有给孩子报过任何体育培训班,兴趣的培养主要靠学校的课程和家长自己教孩子。现在,孩子们已经熟练掌握了乒乓球、羽毛球等运动项目。“抛开专业性不谈,锻炼身体是没问题的。一起运动的过程中,我们不再是爸爸和妈妈,而是孩子们的伙伴,我们的亲子感情也得到了很好地培养。”刘晶说,“弟弟加入学校足球队一年后,明显感觉他的抵抗力增强了,偶尔有点小感冒,不用吃药也能很快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