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14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4年第58期(总第3953期) 导报二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上接1版)
《教育导报》2024年第58期(总第3953期) 导报二版

深挖学科契合点

向规范化科学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在攀枝花高质量建设共同富裕试验区的新征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深度融合的‘阳光正心’教育品牌是教体系统重点打造的精神共同富裕品牌工作。”郭光恒说。今年3月19日,攀枝花市教育和体育局在全市遴选的21所“阳光正心”试点学校正式授牌,试点学校在制度机制、方式方法上先行先试、探索实践,将“试点”做成“示范”。

作为试点学校之一,攀枝花市第三高级中学校党委书记陈柏羽告诉记者,在此之前,学校就在探索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教学。但他也坦言:“我们还停留在初步探索的阶段,要实现深度融合还任重道远,需要在顶层设计、理论研究、平台搭建、队伍建设等方面不断优化。”

江珊珊是攀枝花市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团队领衔人,在她看来,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度融合,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拥有健康的身心发展与健全的人格。“尤其对改善青少年中日益突出的‘空心病’问题有显著作用。”同时,她也认为,心理课和思政课虽然在育人目标和教学内容上都有一定的交叉和契合,但还需深入挖掘两个学科的核心素养契合点,让“思政+心育”深度融合向规范化、科学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对此,李福惠表示,攀枝花市教育和体育局将在支持试点校建设的同时,高质量建设“全国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实验区”和“四川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持续开展好“百校千师访万家”、花城家长“慧”等特色活动,并持续挖掘市内外的专家资源,为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度融合提供智慧引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