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18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4年第59期(总第3954期) 导报三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初中外国文学教学现状与提升对策
■成都文理学院文法学院 谢荣萍 马林贤
《教育导报》2024年第59期(总第3954期) 导报三版

《义务教育语文新课标(2022年版)》在课程内容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指出:“还应选择反映世界文明优秀成果、科技进步、日常生活特别是儿童生活等方面的主题。主要载体为外国文学名著、科普科幻作品、实用性文章、中外优秀儿童文学作品等。”目前,初中语文部编教材中外国文学选文28篇,其中自读课文15篇;整本书阅读5部。从部分学校语文教学情况来看,外国文学教学存在着教师素养有待提高、教学效果不尽人意等问题,聚焦问题,笔者就问题及对策进行探索。

一、外国文学教学面临的两个问题

问题一:教师素养有待提高。有的教师外国文学专业素养不够,深入解读作品能力较差,教学中难免出现对外国文学作品讲得不深入、甚至误读的现象;有的教师研究能力不足,缺乏对文本的钻研,过分依赖教参、网络资源,自己在外国文学教学上下功夫较少,没有对作品进行深入研究,必然会影响教学效果。

问题二:教学效果不尽人意。教学方法上,一些教师注重知识、字词讲解,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作品和文学常识,还有一些教师的课堂生动有余、严肃不足,这些教师不重视鉴赏教学,学生收获较少;教学内容上,甚至出现老师放弃部分外国文学篇目、尤其是外国诗歌的现象,没有以多样化的文学样式对学生进行美感教育,错失了美育的资源和机会;教学效果上,一些教师多采用中国文学的教学方法,加上学生对异域文化了解不够,必然会给学生理解外国文学作品带来难度,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二、外国文学教学的提升对策

对策一:职前教育要提升未来教师的文学素养。

师范院校在外国文学教学中应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讲好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涉及义务教育阶段的外国作家和作品,教师应重点强调,对作家及代表性作品进行较详细分析。教学中,可创设情境,引导师范生解读初中相关篇目,或让学生课后以小组为单位,对一些篇目进行重点讲解,以便更好地理解其作家和作品,强化专业知识、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增强学生综合素质,为今后更好地上好外国文学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师范院校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开设中学外国文学讲读选修课。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创设真实的初中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做中学,掌握驾驭课本的能力,提高执教水平。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在实践中学到真本领,增长才干,为以后从教做好准备。

增加外国文学教研活动。教研部门应注重外国文学教研活动的开展,注重古今中外文学的平衡。可开展外国文学校本教研,充分利用学校资源、教师和学生资源,解决教学中的突出问题,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对策二:语文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转变教学观念。克服教师“一言堂”和学生“群言堂”的弊端,树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观,建立新课程意识,按照新课标对教材认真研读,做到对教材的整体把握,根据单元教学内容组织教学,利用多种资源,如网络、软件、影视剧等。教师在备课时,根据学生实际找到适合教学的资源,设计出具有个性化的教案,有利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的学案,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丰富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对外国文学的兴趣和热情,把核心素养落实在教学过程中。

创新教学方法。在外国文学作品的单元教学中,根据教学目标和任务,将外国文学作品与中国文学作品对比解读,体会其相同点和不同点,理解并尊重不同文化,克服简单肯定和否定的认知偏差。了解并认识人类文明优秀成果,拓展广阔的文化视野,奠定比较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不同文化的比较,更加坚定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根据初中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把语文教学与学生生活相结合,拓宽教学渠道,整合各种资源,以任务和活动为切入点,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课堂生动起来。如讲授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时,让学生思考小说的主人公是谁;读完课文后,教师组织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课文讲解完后,可在课后作业中让学生想象“假如菲利普夫妇在船上发现于勒已是百万富翁,他们会有怎样的表现?”并写出片段。讲授高尔基的《海燕》时,可组织诗歌比赛;讲授罗素《我为什么而活着》时,可组织辩论赛等,还可组织小组合作学习、项目式学习、探究式学习,为学生创造多样化学习体验,让教学从课内走向课外,达到知行合一。

注重整本书阅读。语文学习任务群倡导整本书阅读,根据阅读目的,制订阅读计划,养成阅读习惯,提升整体认知能力。初中教材提供5部整本书,教师要给学生提供阅读时间,进行阅读指导。指导学生认识不同体裁图书的特点,依据自身实际确定阅读目的,选择适宜的版本。在5本书的基础上,可拓展阅读书目,如阅读了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可读《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读了夏洛蒂的《简·爱》,可推荐艾米莉的《呼啸山庄》等。整本书阅读有利于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活动,如师生共读、同伴共读、朗诵会、故事会、读书会,围绕作品的主题、人物形象、语言运用等进行研讨。为了巩固阅读成果,可让学生写读后感、名言佳句摘抄、阅读经验和体会,并提供展示、讨论和交流的平台,把整本书阅读抓实抓细,抓出成效。

总之,初中外国文学教学要以新课标为指南,落实“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基础性,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成果,提升思想文化修养,建立文化自信,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发展”。

【本文系成都文理学院2024年校级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项目“学以致用知行并进——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外国文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