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25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4年第62期(总第3957期) 导报三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探索语文教学的“诗和远方”
——成都市龙江路小学“小学古诗词跨学科教学研讨”活动侧记
■本报记者 张玥 文/图
《教育导报》2024年第62期(总第3957期) 导报三版

近日,成都市龙江路小学举行“小学古诗词跨学科教学研讨”活动。该活动将四川与江苏两省多所学校的名优教师会聚一堂,通过专家讲座、主题报告、说课展课等形式,共“探”跨学科之道,共“研”诗词之美。

江苏省句容市经济开发区小学校长唐婉在龙江路小学执教《春夜喜雨》。

专家讲座澄清跨学科教学的两种误区

自《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颁布后,各地各校关于跨学科教学的讨论和实践风起云涌,但误区也随之显露。

为解答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的疑惑,纠正误区,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朱爱华在题为《“跨学科教学”的课程研发与课型研讨》专题讲座中,从认识误区和实践误区两方面详细阐述,为广大教师指点迷津。

“跨学科教学从学科跨出,最终必须跨回学科吗?”朱爱华首先抛出了这个发人深省的问题。她进一步阐述:有些人认为,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归根到底是学科教学,所以必须跨回,这是学科主义,体现出对价值目标的理解不明;也有人提出,不必跨回,这是超学科主义,这种观点忘记了跨学科教学背后的整体观念。朱爱华认为,这两种观点,都是典型的认识误区。

事实上,许多人在理解语文学科时,关注的仅仅是语文本身,朱爱华结合自己40余年的语文教学经验,道出了肺腑之言:“语文学科的本质,不在语文学科中,而在人与语文的关系里。”

朱爱华认为,跨学科教学的目的,本质上并不仅仅在于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而是为了让学生自身能够实现更全面、更完整地成长。因此,“跨回”与否,要看跨学科的目的是否实现,再结合教学的实际需要灵活调整。

在实践层面,误区也同样存在。朱爱华以某校的做法为例:为满足新课标对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学时要求,某校特地在每周拿出固定时间集中进行跨学科主题教学。

显然,这种只在形式上完成跨学科主题学习要求的做法是片面的。“跨学科作为一种思维意识和思维方法,应该始终伴随于每一门课堂教学的学习过程中。”朱爱华说。

另一种误区是将没有内在关联的资源堆砌,缺少结构价值的生成,为跨而跨。

朱爱华带来另一个例子:因某篇语文课文中出现了“时间”的概念,教师便在教学设计中将文中涉及时间的词语全部标注出来,让学生进行12小时制向24小时制的转换。

在朱爱华看来,这样的做法并不能强化学生对“时间”的认识,体现不了语文、数学学科的思维方式,跨学科教学的作用无从发挥,还给老师和学生带来了更重的教学、学业负担,高耗低效。

课例展示跨学科教学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诗歌是语文教学的重要载体,来自四川省和江苏省两地的多位教师聚焦小学古诗教学中的“题画诗”“景物诗”,以古诗文吟诵、对比学习、艺术熏陶作为探究重点,联动语文、音乐、美术等学科知识,通过说课和展示课的形式,展示了自己对跨学科教学的理解与实践。记者旁听了几节展示课,将所见所闻记录如下,或能给广大教师跨学科教学以启发。

课例一:《古诗三首》

执教者:成都市龙江路小学教科室副主任李金枝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诗人的心境是何等悲怆,在将死之际仍然挂念着祖国的统一……”在李金枝的深情朗诵和讲解中,学生们表情凝重,似乎被老师带入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岁月里。

课堂上,李金枝为学生厘清了三首古诗之间的内在逻辑,连接历史,引导学生从文字的理解走向情感的升华,让“爱国思想”潜移默化地浸润学生心灵。

那么,这堂课如何体现学科之间的“跨”与“融”?其一是设计了大量与诗歌内容相关的收集、整理、比较和分析环节,例如关于靖康之变的资料补充,便为学生解释了北宋灭亡的原因,让学生更能理解陆游为何而悲、因何而痛。

其二是将语文与思政紧密结合,提供了一堂“语文味很足、思政味不弱”的跨学科学习课堂。在课堂的中后段,李金枝引入鸦片战争的资料做对比,让学生体会“历史的悲剧具有相似性”的深刻命题,加深了学生对“家国情怀”的理解。

跨学科的学习深化了教学主题,引导学生向思想的深处探寻。“这节课生动演绎了何为‘文史不分家’,为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提供了参考。”成都市武侯区教育科学发展研究院小学语文教研员门雨红点评道。

课例二:《春夜喜雨》

执教者:江苏省句容市经济开发区小学校长唐婉

“你心中的雨是什么样的?会是哪种颜色?”唐婉从“雨”入手,创设诗歌意境,对该诗的文本内容进行了解读和分析,带领学生透过文字对《春夜喜雨》展开联想,并让学生将想象的场景绘在纸面上。

“身处锦官城的杜甫会不会正是用四川方言诵读这首诗词?哪位同学愿意用方言还原一下杜甫诵诗的场景?”唐婉抛出问题后,龙江路小学的孩子们争先恐后朗诵起来。

“来而不往非礼也,现在我为大家带来我们家乡的苏州评弹,让大家感受一下不同方言、曲艺对诗歌的演绎有何不同。”在缱绻绵长的吴侬软语中,课堂气氛推向了高潮。

这是一堂“美育味”十足的语文课。绘画将文字与现实场景相串联,激发了学生的想象;朗诵和曲艺让学生感悟到古诗的韵律美,提升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这堂课始终在引导学生用不同学科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跨学科的目的也真正得以实现。”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数字教育研究所所长罗良建评价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