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25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4年第62期(总第3957期) 导报三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小学语文低段开展跨学科活动的价值
■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实验小学 王娟 徐翠英
《教育导报》2024年第62期(总第3957期) 导报三版

跨学科教学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地结合跨学科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综合能力,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一、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

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以课本知识为主,缺乏趣味性和实践性。通过跨学科活动,可以引入更多的趣味元素和实践环节,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会语文知识的应用,体验到知识的乐趣,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

一年级下册的《操场上》一文描述学生在操场上进行体育活动。在本课教学时,将语文课堂搬到操场上,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用于实践运用,让学生在操场上亲身体验“打球、拔河、拍皮球”和“跳高、跑步、踢足球”等运动项目。学生从实践中感知哪些运动项目需要用到手?哪些运动项目需要用到脚?而提手旁的字多与人们手的动作有关,足字旁的字多与人们脚的动作有关,这也是很好的生活识字课堂。《操场上》和体育课的融合,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整个课堂充满了欢声笑语,课堂参与度高,课堂效果很好,增强了语文课的实践性和趣味性,让学生爱上语文、爱上体育、爱上学习,成为一个身心健康、学习能力强的人。

二、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拓展知识

通过与其他学科的结合,语文教学不再局限于文字的阅读和写作,而是与科学、艺术、数学等学科相结合,帮助学生全面认识世界,更好地理解和拓展知识。

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要下雨了》这篇文章讲述了在下雨前,燕子低飞捉虫子、小鱼水面透气和蚂蚁忙着搬东西等自然现象,学生非常感兴趣。借助文章,启发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用心记录,做一个有心人。同时可以布置实践探究作业:收集一些气象谚语,为“语文园地六”的学习做好铺垫。该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自主探究的能力,还可以增加学生的科学和自然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跨学科活动中,学生需要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进行跨界思考和整合,这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和整合能力,培养学生的美感,陶冶学生的情操。

孟浩然的《春晓》描述了清晨的景色和作者的心情。我们尝试将《春晓》唱出来或者表演唱,为诗歌赋予更加生动的表现形式,表现出诗歌中清晨的宁静和美好。在小学低段语文中,可与音乐融合的古诗词很多,如《江南》《静夜思》《悯农》《清明》《咏鹅》《游子吟》《村居》和《明日歌》等都可采用文学和音乐相结合的方式教学。再如,《小池》是北宋诗人杨万里所作的一幅富有画面感的诗篇。诗人对小池塘中莲叶、荷花、蜻蜓等元素的描绘,就是一幅优美的画。我们让学生将描述转化为绘画作品,既让学生感受到文字和图像所带来的美感和情感,又能深入地理解和体味作品所表达的主题和意义。这种跨学科体现出了“美育浸润”,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综上,跨学科教学在小学低段语文的实践探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通过合理设计和有效实施跨学科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