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孩子远离网络风险?如何防范孩子沉迷网络与游戏?如何帮助孩子缓解学习压力?近日,资阳市教育和体育局、新华文轩资阳市公司联合“文轩家长学校”共同举办“用心陪伴护航成长”家庭教育系列公益讲座,邀请专家们聚焦小学、初中、高中3个阶段不同的家庭教育问题,为家长们带来实用的教子之道。
守好用网“底线”,增强防范意识
作为“网络原住民”,未成年人无论学习还是生活,都早已离不开互联网,而且越来越深入其中。据2023年发布的《第5次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调查报告》显示,2018年至2022年,我国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从93 .7%增长到97 .2%;“触网”年龄越来越低,小学阶段的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从89 .5%提升至95 .1%。
然而,在享受互联网带来的便利与乐趣的同时,未成年人的网络行为也面临着诸多风险。四川省心理咨询师协会成员、成都市心理咨询行业协会婚姻与家庭心理专委会委员植宋军表示,无奇不有的网络世界,对于正处于成长阶段、学习模仿意识强的未成年人来说,风险更多、危害更大。未成年人面临的具体网络风险包括网络欺凌与恶意攻击、网络诈骗、网络儿童性侵等网络违法侵害;暴力恐怖信息、色情淫秽信息、价值观扭曲信息、网络虚假信息等不良信息影响;以及个人信息泄露、网络隐私侵害、网络沉迷和诱发违法犯罪等。
既然网络有这么多危害,不让孩子上网是否一劳永逸?对此,植宋军表示,青少年已成为网络社会的重要参与者,不可能完全远离网络,视网络为洪水猛兽而一刀切的教育方式是不现实、也不合理的。
“值得关注的是,现实中,部分家长对孩子上网的态度过于宽松,甚至放任自流,比如,让孩子随意使用自己的账号上网。”植宋军说。据网络平台统计,在未成年人冒用成年人账号的相关情况中,超过六成的账号是未成年人在家长的帮助下通过人脸识别完成验证的。这一现象表明,不少家长知晓孩子上网的行为,却未能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监管和引导。
“如果家长不作为,仅靠网络服务提供者的努力,是无法发挥其效用的。”植宋军对“青少年模式”与未成年人网络依赖的数据进行了解读,设置了“青少年模式”的未成年人网络依赖比例仅为12 .6%,远低于未设置“青少年模式”的31%。同时,即便在设置了“青少年模式”的情况下,仍有34 .7%的未成年人遭遇过网络不良信息冲击。
“家长作为保护未成年人的第一道防线,应主动承担起监管和引导的责任。”植宋军表示,在孩子下载、使用 APP时,家长应主动为其调至“青少年模式”,并持续监督孩子的使用情况,帮助孩子养成健康的上网习惯,使他们在没有家长监督的情况下,也能够主动识别、屏蔽不良信息,合理控制上网时间。
解读心理需求,避免网络沉迷
“每次用手机完成作业打卡,他都要玩一会儿游戏。”“不论我把手机藏在哪里,都能被他找出来玩。”小志妈妈说。随着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的增长,和小志妈妈有着同样烦恼的家长不是少数。孩子沉迷手机和网络的心理动机是什么?成都市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家庭教育专家库专家方珊梅为现场家长进行了分析。
从孩子的心理需求来看,首先,部分孩子借助网络或游戏缓解现实压力与焦虑,这种行为模式虽然能短暂释放压力,却非科学且恰当的方式;其次,许多孩子在现实生活中没有贴心的朋友,转而在网络世界中寻找心灵的慰藉;再者,有些孩子在现实生活中被家长过度管控,缺乏自主发展的空间,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他们渴望自主,若家长过于严厉,他们可能会在网络世界中寻求主宰感。此外,成就感也是孩子沉迷网络的一大原因。学习成绩不佳或缺乏自信的孩子,可能在网络世界中寻找自我价值感,通过游戏、交友或发表观点,获得他人的欣赏与认可。这种在网络中的获得感,让他们更不愿回归现实世界。
想要预防孩子沉迷网络,方珊梅认为,父母应先反思自己的管教行为。比如,尽管家长会与孩子就玩手机的问题设定明确的规则,包括游戏内容、时长以及适宜的游戏时机等,但在执行这些规则时,孩子经常以“再玩5分钟”为由与家长讨价还价,部分家长架不住孩子的纠缠,会多次默许孩子的这种行为。
“这种做法实际上向孩子传递了一个错误的信号:规则是可以讨价还价、打破或不遵守的。更糟糕的是,一些孩子会根据不同的对象来调整自己的谈判策略。”方珊梅举例,如果父亲较为严厉,孩子就能严格遵守规则;如果母亲相对宽容,他们便可以通过撒娇或发脾气的方式来争取额外的游戏时间。“建立规则容易,关键在于所有家庭成员都需共同遵守规则,才能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规则意识。”方珊梅说。
对于已经有网络沉迷或成瘾倾向的孩子,方珊梅建议家长可以采取下面五步措施——“停、看、听、想、做”。第一步,停止负面情绪表达;第二步,观察孩子在网络上玩什么;第三步,平心静气地倾听孩子为什么喜欢玩这款游戏;第四步,根据之前的观察以及与孩子的交谈,思考可以为孩子提供怎样的支持和帮助;第五步,通过搜索身边的资源,为孩子制订具体可执行的行动计划。
缓解学习压力,做孩子的支持者
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压力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我们通常会认为孩子面临的压力大多数来自家长的责备,实际上,一种更为隐蔽的压力来自那些看似‘无条件’的爱。”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授课专家、成都石室天府中学心理健康教师孟泓沁分析,一些家长会告诉孩子“考好、考差都一样,我们依然爱你”,然而,孩子能从家长的言行举止中读出真实的态度——考得好时父母喜悦的表情和考得差时他们脸上的失望,其中微妙的反差会让孩子感受到无形的压力。
孟泓沁表示,当孩子觉得学习好是回报家长的唯一途径时,他们自然会承受巨大的心理负担。如果孩子在家庭中无需承担其他责任,只专注于学习,那么考试成绩就成了他们衡量自我价值的主要标准。一旦无法达到自己的预期或家长的期望,孩子就会感到挫败和焦虑,这种压力可能伴随着“不认真学习”的指责,让孩子更加难以释怀。
家长是如何将压力传导给孩子的呢?孟泓沁表示,有的传导虽然是隐性的,却同样具有“杀伤力”。比如,一个在小学时总是考第一名的孩子,进入初中后遇到了更强的竞争对手,名次有所下滑。但每次面对亲戚的询问,家长仍然会得意地提及孩子过去的“辉煌”,或者模糊地概括孩子现在的情况。这样的言辞,在孩子那里可能会转化为“我一定要再次考第一”的强烈渴望。这种期望和压力,虽然表面上不显山露水,但实际上却像一座大山一样压在孩子的心头。
那么,家长应该如何应对、疏导孩子的压力?孟泓沁建议家长,要摒弃“不要紧张和焦虑”这样的空洞安慰。“这样的言辞不仅无法缓解孩子的压力,反而可能让孩子觉得自己的紧张和焦虑是不被理解的。相反,家长应该正视孩子的情绪,告诉他们紧张是认真学习的表现,是面对挑战时的正常反应。同时,家长还要表达出对孩子努力态度的认可,让他们知道,无论结果如何,他们的付出都是值得肯定的。”孟泓沁说。
“学习并不是孩子人生的全部,也不是衡量他们价值的唯一标准。”在孟泓沁看来,当孩子面临学习的压力和困惑时,家长应该努力保持松弛和坦然,用自己的积极态度去影响孩子,成为他们的支持者和倾听者,而不是比他们更焦虑的“监工”,从而让孩子在面对学习的压力和挑战时,能够更加从容和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