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张国玖)阆中市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教育厅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决策部署,“六个着力”推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构建一体化心理健康教育格局。
着力工作机制建设。把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纳入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建立政府统一领导、教育部门牵头协调、相关职能部门联动推进、各级各类学校具体落实的工作格局,成立工作专班,出台《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方案》,制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联合行动方案、工作督查方案和安全应急预案指导。
着力教育阵地建设。今年投资400余万元建立“阆中市中小学心理健康辅导中心”,面向全市学校和师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普及、教学指导、课题研究和专业咨询。完成77所学校标准化心理辅导室、心理咨询点建设。建成两所四川省“首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引领校”,1所南充市“心理健康特色学校”,两所学校入选南充市“正心”健康工程示范点。
着力师资队伍培育。建强工作队伍。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班主任为骨干,全体教职工齐参与,志愿者做辅助”的心理健康工作队伍,全市学校全覆盖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遴选20余名志愿者组建心理健康志愿服务队,开展送教下乡、线上咨询、线下服务等活动30余次。加强师资培训。通过外派培训、跟岗学习、专家讲座等方式,开展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全员轮训和新入职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班主任、德育工作者专训。增强教学研究。
着力课程体系建设。优化课程设置。开足上好心理健康课程;开发特色校本课程。丰富课程资源。开展市级心理健康教育精品课评选,遴选优秀课例;建立全市“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库”。推进学科融合。推进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教学渗透融合,全面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素养。
着力心理健康管理。抓监测,每班设心理委员2名,寄宿制学校设宿舍心理信息员1名,帮助了解学生心理动态、发现心理问题线索;每学期开展一次师生心理健康全覆盖筛查,建立正常、异常、高危三类台账和“一生一策”心理健康档案。抓干预,对异常学生高关注、常关怀,进行心理访谈和对症疏导,帮助其渡过心理难关;对重症高危学生,与市精神卫生中心和南充身心医院建立心理危机转介绿色通道,实施转介诊断治疗。抓疏导,加强对留守学生、体质特异学生、心理异常学生、残障学生、家庭困难学生五类特殊群体的关爱与管理,做好开学季、中考高考季、毕业季等重点时段学生心理辅导疏导。
着力教育合力构建。深化部门协作。市教体局、市精神卫生中心、市检察院、市妇联等部门联合开展师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宣教、心理问题咨询服务。推进社区联动。建立社区特殊群体学生档案,依托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力量,通过集会宣传、海报宣传、送教入户等方式,加强对社区心理异常学生的引导、服务和管理工作。强化家校共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