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太好吃啦,太美味啦!”女儿一边大口吃着我做的蒸饺,一边赞不绝口,笑容温暖而明媚,驱走了冬的寒冷。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家的温馨在厨房中悄然弥漫,锅碗瓢盆奏着交响曲,那是我在为女儿准备美味的晚餐。
把鲜嫩的西葫芦与胡萝卜切丝、细长的粉丝与乌亮的木耳泡发,将黄澄澄的鸡蛋液在热油中翻炒至金黄,再将这些色彩斑斓的食材巧妙融合,调制出一份色泽诱人、营养丰富的馅料。接着,用擀面杖轻轻擀开饺子皮,使其圆而薄,然后,将馅料包裹其中,捏合成形,一颗颗胖乎乎、圆滚滚的饺子便呈现眼前。女儿闻着香气,放下手中的笔,走进厨房和我一起包饺子。
包好的饺子放入蒸锅,蒸汽在初冬的空气中轻歌曼舞,尽管窗外冬雨淅淅沥沥,但家的温暖却让我感受到了无尽的暖意。
一盘盘晶莹剔透、色泽诱人的饺子端上桌时,我们围坐在一起,享受着这简单而温馨的时光。女儿一边吃,一边赞不绝口,那满足与幸福的神情,让我内心充满了成就感与幸福感。
想起小时候母亲也会给我包饺子,那时家里条件差,母亲用白菜和猪肉做馅料,可通常一口咬开,全都是白菜,虽然浓浓的白菜味儿扑鼻而来,但我和哥哥姐姐依然吃得津津有味。后来,我吃了无数种馅儿的饺子,可那白菜馅儿的饺子却成了人间至味。
如今,轮到我为女儿编织这样的味觉记忆。看着她满足地咀嚼着每一口饺子,我心中涌动着复杂的情感——是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也是对眼前幸福的珍惜。我轻轻地夹起一个饺子,细细品味,这不仅仅是食物本身的味道,更是一种传承,一种爱的延续。
“妈妈,每次从学校回家,沿途小吃摊诱人的香气常常让我心动不已。但想到妈妈在家里为我准备的可口饭菜,便立刻打消了买小吃的念头,迫不及待地跑回了家。”女儿的话语如同春风拂过我的心田。
我点点头,思绪飘回了那些与母亲共度的时光。那时候,每到春节,全家人都会围坐在一起包饺子,母亲总是边包边给我们讲述古老的故事,或是家族里的趣事,那些欢声笑语至今仍回响在耳边。而现在,我也在用我的方式,将这些美好传递。
“你长大后,也要学会自己做饭。自己动手,才能丰衣足食。”我轻声对女儿说。
女儿抬起头,高兴地说:“肯定呀!我会给你和爸爸包饺子,让你们也尝尝我的手艺。”
晚餐结束后,我们一起收拾碗筷,女儿主动提出要洗碗,我欣然同意,享受这份平凡却珍贵的亲子时光。厨房里,水流声和我们的谈笑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这个冬夜最美的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