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3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4年第113期(总第4008期) 导报四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爱”在乡村守望
■巴中市恩阳区柳林镇中心小学周丽
【园丁随笔】《教育导报》2024年第113期(总第4008期) 导报四版

光阴荏苒,倏忽间,我在恩阳的乡镇学校任教已近20年了。多年守望乡村教育一线,总有一些经历让人刻骨铭心,总有一些“味道”让人回味无穷,其中包含着简单、朴素却直抵人心的教育之爱。

爱是人人都有舞台

当太阳光被水滴折射时,光就有了多姿多彩的形状;当师者给予学生尊重与关爱时,生命就焕发出斑斓的色彩。

在人生长河中,一年级如同一叶初航的小舟,满载着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憧憬。20年来,每逢当一年级班主任,我都会带领孩子们从入学开始就尝试自主管理,开展班干部竞选活动。每个人围绕以下3点开展竞选演说:你准备竞选哪个岗位?你的优势是什么?你准备怎么做?

去年秋天,我又带一年级了 .班上有52名孩子,用了两天4节课,一一走上讲台展示。他们语言虽然稚嫩,优势也不一定鲜明,思路甚至有一些新奇,但这舞台就是为孩子们准备的!通过竞选,21名孩子成为管理班级的小能手,剩下的31名孩子也每人获得一个量身定制的服务岗位,“人人为班级、班级为人人”的格局就出来了。重要的是,52名孩子都有头衔、有职责,都能参与管理,都可获得锻炼成长的体验。这何尝不是受到重视、获得尊重、享受被爱的感觉?

爱是悄悄的惊喜

马卡连柯曾说道:“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师之爱,不仅是三尺讲台上的勤奋耕耘,也是大树般的默默守望,还可以是隔三岔五的“小确幸”。小学阶段,尤其是小学低段,更需要老师精心制造的小惊喜。

“高志文同学已经积累了32个‘小印章’,可以兑换一张‘心愿卡’了,大家用掌声向他表达祝贺和敬意,再用‘手赞’朝向胸口提醒自己迎头赶上!”“小印章”可以通过背诵流利、书写漂亮获得,也可以通过发言积极、坐姿端正或书桌整洁、课本干净获得,还可以通过助人为乐、文明礼貌获得……这样的“心愿卡”,我已使用多年,它记录的是孩子们努力的姿态、攀登的脚印,培养的是细致的习惯、拼搏的精神。

孩子们小学阶段的第一个六一儿童节,总需要一点别致与趣味。今年“六一”,我早早就在思考,为孩子们准备一份什么样的“特殊礼物”?怎样让孩子们惊喜地过“六一”?我耗费一个月时间为每个孩子都制作了一个礼物袋,里面装着一盒牛奶、一个充满童真的头饰、一只印上姓名和生日的彩色气球、一叠记录成长的“小印章”和“心愿卡”、一张手写的卡片……当这份“特殊礼物”出现在孩子们面前时,他们长长的惊呼、张大的嘴巴、灿烂的笑脸,毫无保留地告诉我:他们很喜欢!他们很幸福!

爱是暖暖的呵护

波斯古语云:“温暖的手能用头发牵着大象走。”是的,教育,就是和风细雨般的滋养,就是冬日暖阳般的呵护,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句话语,都能给学生以温暖、以慰藉、以鼓励,都能向学生传达爱。

每个班里总有一些“特殊”的个体,一些是留守儿童,一些是单亲家庭孩子,家庭教育的欠缺总会投射到孩子们身上。班上的小欣(化名)有点“高冷”,不苟言笑、不交朋友,特别是她那时时垂着的小脑袋,总是让我揪心不已。直觉告诉我,这个孩子“不一般”。经过一周的家访,我与她父亲长谈,与她的幼儿园老师细聊,总算理出了一些头绪。单亲家庭、留守儿童、体弱多病、学前教育时间不足……这些问题集于小欣一身。让我来做她的“妈妈”吧!从那以后,我每天陪着她回家,边走边给她讲故事,分享同学们之间的趣事;每天为她梳头,给她编花样百出的辫子;每天安排2名同学与她一起玩耍、做游戏;每天课后服务时,多为她辅导一段时间;班上有活动,我都鼓励她参加……

两个月后,童真的笑容回到了小欣的脸上,她身边多了许多朋友。一次秋游活动中,她主动讲了一个故事,而且讲得绘声绘色。那一刻,我把她拥在怀里,像是看着自家孩子学会走路那样为她高兴!

此刻,窗外云开雾霁,生机勃发。“爱”的守望,如春雨般润物无声,包裹并滋润着每一株乡村“幼苗”,向阳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