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主要场所,在这里,教育者要细心观察、耐心引导、智慧地教,让每个学生按照自己的成长节奏和学习特点智慧地学。教研工作是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支撑,笔者发现,区级教研更多地指向“公开课”,校本教研更多地指向“常态课”。但由于种种因素影响,校本教研研究“公开课”多、研究“常态课”少。所以,在减负提质的前提下,加强基于课堂改进的“常态好课”建设非常必要。
“常态好课”是指在常规教学中,教师能够持续实施高质量课堂教学。与公开课等特殊课型相比,“常态课”真实反映日常教学的实际情况,其建设对于提高教育质量有更为深远的意义。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李政涛在《活在课堂里》一书中说:“所有教师的人生之路,都通向这样的目标:上好每一堂课,成为一名好教师,过好自己的课堂生活。”但“上好每一堂课”谈何容易,“常态课”需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改进,从而走向“常态好课”。
首先,确立“货真价实的课”的标准,明确“把课上成什么样”。
有时候,“常态课”太常态了,我们需要提档升级为“常态好课”画像。叶澜教授曾用一个“实”字为课堂定调:扎实、充实、丰实、平实、真实。这五个标准,我为它们在“常态好课”中赋予新的意义:扎实的基础、充实的干货、丰实的对话、平实的训练、真实的评价——只有货真价实的课,才能真正地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深度学习。
我们从三个方面为课堂画像:自主学习、点拨归纳、自检互评。自主学习是学生的“实”,点拨归纳是教师的“实”,自检互评是评价的“实”,它们有机契合达成了“教学评一致”的有效性与真实性。当然,还可以结合学科特点继续为“常态好课”画像,如,语文学科亦是从三个方面入手:语文味浓、自主性高、品质感强。语文味浓,即让课堂教学聚焦于语言文字的学习与运用,围绕核心素养,搭建学习支架,这是好课的基石;自主性高,即让课堂教学着力于学生的主体性和生长性,善于创设情境,进行对话共生,这是好课的关键;品质感强,即让课堂教学指向“慢教育”和“可测量”,尊重学习规律,提升学习品质,这是好课的核心。我们还将继续研究各类学科课型,为好课画像。
其次,为教师提供“多种脚手架”,解决“上课具体上什么”。
教师都想成为好教师,但是总有人缺少丰富而合适的“脚手架”助力教学。教师“教不好”是因为“不知道教什么”“不知道怎么教”“不知道教得怎么样”。针对这三个“不知道”,我们开发了一系列的教学工具:“教学目标‘叙写’”——给目标清晰的定位与“叙写”,让老师明白“教什么”;“备课指南”——给教师上课指南,让老师们明白“怎么教”;“我的课堂”评价——给学生一个学以致用的“舞台”,让老师们明白“教得怎样”。
经过多年探索和迭代,我们还形成了行之有效的集体备课策略:“教什么”提倡“一课一得”,“怎么教”提倡“四不教学”(无情境不教学、无活动不教学、无训练不教学、无评价不教学),“教得怎样”提倡“双80%”(让80%的学生当堂完成80%的内容)。同样,“常态好课”需要有鲜明的学科特征。如语文学科的阅读课,就是师生一起“悦读、品读、悟读”,悦读是激趣,品读是过程,悟读是内化。具体来说,悦读指向“兴趣”,教师要善于创境诱思,即创设阅读情境,诱发学生思考;品读指向“过程”,教师要善于搭建支架,即提供学习支架,推进阅读对话;悟读指向“内化”,教师要善于点拨归纳,即适时点拨引领,适当归纳提升。越学科化,越常态化,越靠近好课。
再次,建好“师培的团队”,回应“谁来引领和指导”。
16年前,笔者所在的学校成立了“学科师培骨干团队”,将学科教学中的骨干力量团结起来,在常态课中展开教研与师培。这些骨干教师一般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教学成绩好,二是教研水平高。这个团队的教师,要在常态课中发现问题、更要在常态课中探究问题,还需在常态课中行动起来,发挥两个作用:一是示范作用,要上公开课,由这个团队的人先上;二是引领作用,先展示团队成员的教学设计、作业批改等。这样,“学科师培骨干团队”推门听课、评课、常规检查带有专业性与权威性,对“常态好课”的指导与引领能令人心服口服。
下一步,我们还将把研究重点从“如何确定教什么、如何确定怎么教、如何确定教得怎样、如何确定还可以怎么教更好”等基础问题向“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延长学生的学习过程、如何促进学生的意义建构、如何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等深度问题转向,从而让“常态课”向“常态好课”坚实迈进。
最后,营造“教研文化”,让“多数人上好多数课”。
如何调动每位教师的积极性?如何在教研中抓好“常态好课”?这是开展校本教研的根本问题。要形成“让少数人上好少数课”向“让多数人上好多数课”的常态校本教研文化,除了在教研形式与策略上有所转变外,更重要的是,既要给教师“减负”,还要给教师“指路”。
让教案管理更加“智慧”。我们对教案书写进行分类:一是对视教案为负担、从网上下载且质量不好者,坚决执行“手写教案”;二是对习惯使用电子产品备课且上课生动、教学成绩优秀的教师,可以实行“电子教案”;三是老教师经验丰富且教学质量高,教案可以“缝缝补补”,让教师的时间真正地花在“刀刃上”。我们认为,常态课堂是师生共同创生完成的,它的最高境界是“求真、向善、尚美”。
让作业管理更加“智慧”。“双减”背景下,作业设计仍然“内卷”突出:不重视教材内的练习,盲目拓展;不梳理中考里的素养,盲目刷题。应加强“常态备课、常态作业、常态辅导”等的管理,从而有效地突破“根据课标和教材要求分层布置作业、精准分析中考试题与教材练习之间的关系、让‘常态课’走向‘常态好课’”等核心教学难题。
以“晒”代培。组织不同年龄、不同学科、不同类别的教师开展“晒课”活动,“晒”出自信、“晒”出成果。在此基础上,我们打通了“常态课”与“公开课”的隔膜:一是让“常态课”走向“公开课”,即注重“常态课”的理论引领与实践提升;二是让“公开课”用于“常态课”,即注重“公开课”的成果运用与共识推广。
为人而教、为真而学、为实而评,“常态好课”就是回归生命原点和教育本真的课堂。活在“常态好课”中,就是让教师天天上的课、学生天天听的课更有效益、更有价值,这也是“双减”的本质追求。课堂在,生命就在;生命的境界高,课堂的境界就高。
【本文系四川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点课题“‘双减’背景下的初中智慧课堂常态化实践研究”(2024 SEED01002)暨2024年成都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义务教育新课标下初中语文多元教研共同体建设实践研究”( CY2024 Y086)成果】
讨论 余建平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