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30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7年第53期(总第3070期) 导报三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作文,篇数多不如遍数多
■王旗
《教育导报》2017年第53期(总第3070期) 导报三版

我国著名启蒙思想家、教育家梁启超在语文教育方面曾提出过不少很有价值的见解,比如作文,他曾说:“现在中学生至少一星期做一篇文,不但中学生做不好,便叫我做也必定越做越不通。我主张每学期至多三篇作文。每一篇让他充分地预备,使他在堂下做,看题目难易,限他一星期或两星期交卷。每做一次必将一种文做通。”中学生每学期写几篇作文比较合适,我们暂且不讨论,但“每做一次必将一种文做通”的观点,无疑是十分正确的。

多年来,语文教学一直强调多读多写。多读是应该的,毋庸置疑。但多写是指写的篇数多还是遍数多?相当多的老师的意见是指写的篇数多,实际情况也确实如此。每个学期,学生要写大作文五六篇,小作文或周记等二三十篇。具体地讲,一个单元学完了要写一篇,一种文体学完了要写一篇,一种写作手法学完了要写一篇。写人记事、摹景状物、托物言志、例证反证、驳论立论、鉴赏评论。……大凡课本上有的文体、写法,都要求学生在学了之后依葫芦画瓢地写一篇。算起来,从小学到中学十几年的时间里,大大小小、各种体裁、各种题材的作文,学生写的有几百篇之多。效果如何呢?一致的看法是:不理想,“大多数不过关”(吕叔湘语)。

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反思:“广种薄收”的原因是什么?

《红楼梦》《岳阳楼记》等传之后世的文学名著名篇不用说,都是作者呕心沥血、数易其稿才完成的,就是报刊上那些三五百字的文章,也绝非下笔即成,也是经过多次修改、反复打磨才成的。少了修改、缺乏打磨,文章难免疙疙瘩瘩。修改打磨的过程,就是“做通”的过程。一篇文章能否“做通”,取决于写与改的遍数而不是篇数,这个道理不言自明。只图写的篇数多而不讲质量,结果只能是篇篇草率急就,次次应付了事,无助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而且,一学期让学生写那么多种类和篇数的作文,老师也必然因此跟着受累。作文批改工作量大,只好圈几个错别字,画几处病句,然后写几句“中心思想不够突出”“语言欠通顺”“选材不够典型”之类大而不当、粗疏简单的评语了事。而到底怎样写才能突出中心,究竟如何改才能语句通顺,哪些材料才具有典型性、说服力等等针对性强、切实管用的作文指导和写作评析,就无暇顾及了。最终,学生的写和老师的改,都只能是雨过地皮湿,收效不大。

梁启超“每做一次必将一种文做通”的观点,必然要求学生每写一次、每改一次都认真构思、仔细推敲、反复斟酌、精心打磨,一次不成写两次,两次不成写三次。……哪怕只是增删一个字、更换一个词,也要有“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工匠精神。如此费心劳神地精耕细作,虽然只是一篇作文,但由于写的次数多、改的遍数多,学生能够每写一次就进步一点,每改一遍就提高一点,最终收到虽点点滴滴却实实在在的效果。这样坚持下来养成习惯,日积月累,学生的写作能力就会提高。

一篇作文写数遍、改数遍,好比在一个地方挖井,挖一锄,再挖一锄,再挖一锄,每一锄都向目标更进了一步。只要不停地挖,坚持不懈地挖,必然能挖出水来。而一篇作文写一遍就了事,然后另起炉灶写下一篇,也是一写了之,“东一榔头,西一棒槌”,虽然到处是坑,却因浅尝辄止,最终无一处能见到水。

(作者单位:四川省南充广播电视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