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社协同育人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支撑,落实家庭、学校、社会各方的育人责任和完善协同机制,增强协同育人共识,提升协同育人实效,对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如今快速变化的时代,家长如何科学地开展家庭教育?家校社三方又该如何有效地整合资源,共同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近日,在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2024学术研讨暨2024“成渝双城家长节”活动中,多位家庭教育专家齐聚一堂,以“家”为原点,以“扎根”为主题,共同探寻新时代的育人新路径。
构建良性亲子关系
让家成为孩子心灵的港湾
家是每个人生命的起点,血脉相连的家人构成了家庭,也构成了人生命中非常重要的社会群体。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家庭教育学专业委员会名誉理事长、重庆师范大学教授赵石屏指出,家庭的教育关系有一种特殊的生命力,它是基于生物、社会的双重维度,最稳定、最耐久的教育关系。
每个家长都需要认识家庭在孩子成长、发展中的重要性,正确理解家庭教育的内容与指向。“家庭教育不是狭义的‘家庭教育学’。”新教育研究院院长李镇西说到,许多家长很重视对孩子的教育,也很重视自身的成长与学习,但重视的方向却出现了偏差。家庭教育并非花钱请“家庭教师”辅导孩子学习,也不是要求家长一定要对心理学、脑科学、儿童成长规律等有所研究,而是要落实到家庭成员的日常之中,聚焦在“家长如何言传身教、如何点亮孩子”上。
李镇西指出,要培养一个“杰出的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首先要让每一个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在这个过程中,家长的引导与支持必不可少。家长应该做孩子人格的榜样、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在空闲时,和孩子一起阅读优秀书籍;在生活中,与孩子一起养成良好习惯。
“家庭教育的本质是生活教育。”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儿童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边玉芳同样强调家长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孩子人格素质养成的重要性。她还指出了许多家长在教育实践中的困境:总是一心想为孩子好,却不知为何,慢慢地与孩子变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家长需要明白,良好的亲子关系是保证家庭教育有效的前提。”边玉芳解释,“亲子关系对儿童成长具有重要价值。良好的亲子关系能让孩子感受到被爱、被尊重,他们也会成长得更加自信、更加乐观。家长给予的心理支持能有效减少孩子的负面情绪,让他们在未来的人生中以积极的心态和方式去处理问题。”
而有效的沟通是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基础。有好的亲子沟通,才能增进彼此的感情、快速解决问题。边玉芳建议家长,反思自己在生活中与孩子的沟通交流时有没有做到共情与尊重;回顾自己与孩子的互动频率,反思是否拿出了足够多的时间与孩子进行交流。她特别提到,家长的苦口婆心在孩子眼中可能只是大人的自说自话。沟通是一个双向的过程,积极倾听和有效表达都是不可或缺的。在家庭中,除了要听家长说,也要听孩子说,这样才能形成共鸣,建立相互懂得、彼此珍惜的家庭氛围。
“良好的家庭关系是相互依赖的、深刻的、持续终生的,而且家庭成员间利害一致,对彼此有高度的信任和包容。”赵石屏谈到,信任的力量很大,如果家庭教育只抓可以量化的东西,而丢掉了不可量化的体验与关怀、信任和包容,是舍本逐末的做法。家长需要认识到,恰是这些不可量化的东西,能极大地促进青少年的自我完善与社会性品质的生长。
凝聚家校社育人合力
为孩子全面发展保驾护航
让孩子从无知无能的状态成长为符合社会生存规范的成人,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各方育人主体的协同配合。长大成人并不意味着可以为所欲为,而是需要明确社会规则的边界,找到自身定位与生存方式。赵石屏认为,帮助孩子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家长要做到“优化权威”。
“权威并不等于专制,而是去厘清、平衡一个人需要承担的责任与所拥有的权利。”赵石屏指出,家长不能打着“平等、尊重”的旗号,放任孩子为所欲为,给予孩子过大的自主权。“优化权威”指的是家长需要比孩子更成熟,能够为孩子做示范,并为孩子的行为划定底线,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明白“有所为,有所不为”。
孩子身上反映出的问题,根源在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好一个孩子是家校社共同的责任。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卢志文从“生命教育”的维度指出,教育是个体生命社会化的过程。如果今天的教育把孩子封闭在“围墙”内,脑力活动太多、体力活动太少,个体活动太多、集体活动太少,他们的生命将无法舒展。他们将缺少与社会、他人的互动,也无法正确认识自己,认识人与自然、与社会的关系。
“生命意识需要教育来唤醒,需要一定的形式与活动作为载体。”卢志文坦言,“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逐步建立起对时间、健康、自由、社会、环境等方面的认识与体会,而这些光靠‘刷题’是无法实现的。”他呼吁通过家校社的紧密配合、相互协作,把孩子带进自然、带进社会,让他们在真实的实践体验中完成生命的社会化;让他们多元探索、全面发展,用这样的方式去重视生命和生活。
高质量育人只靠学校是完成不了的,只靠家庭也做不好,还需要社会提供资源。重庆市教育评估院副院长胡方指出,家校社协同育人已经成为了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途径。如何凝聚合力、同向发力?需要加强育人目标的一致性,解决边界不明、责任冲突的问题,在缓解社会整体教育焦虑的同时,建立联结更加紧密、联动更加高效的育人机制。
“为什么要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为什么要建立家长学校?家长学校不是为了教育家长,共育工作的出发点是为了孩子的全面、健康成长。”胡方表示,“以学生发展为本”是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根本任务与共同目标,在这一共识的基础上去提升家长学校的办学能力、教师的指导能力,以及家长的家庭教育能力。继而细分责任、各司其职,在不同场域下“打好配合”,才能共同促进孩子全面、健康、快乐成长。
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的建设,还需要充分发挥各教育主体的主动性。成都市家长学校总校执行副校长、成都开放大学校长、国家开放大学第四届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黄兴国,以成都市教育局、成都开放大学联合主办的“寻找成都好家长”活动为例指出,通过类似“民间选秀”的方式,可以让每一个家庭、每一位家长都参与到自发的学习与进步中来,通过优秀案例的展演和推广,也能让更多家庭受益,为孩子的成长助力。
探寻新时代育人路径
在“思变”中着眼未来
每一代人所处的时代背景不同,面临的挑战、呈现出的心理状态也有所不同。对于现在的孩子而言,他们生来就处于一个数字技术和社交媒体快速发展的时代,这也使他们的认知、互动方式呈现出不同于过去的时代特征。这启示家长和教师,给孩子的教育也需要因时而变。
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宣传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杨咏梅引导家长在“思变”中着眼未来,正确认识今天我们所立足的世界,培养孩子面向未来的能力。
从就业的角度出发,许多曾经的热门行业已经呈现出被技术取代的趋势。如果孩子寒窗苦读多年,最终结果是被技术轻易取代,那我们对孩子的培养与教育一定是失败的。杨咏梅指出,未来职业有容易被取代的,也有难以替代的,还有被新创造出来的,其中,那些具备“人”的独特性、重视情感体验的工作更不容易被机器和技术取代。
机器越来越像人,人却越来越像机器人。杨咏梅提醒家长,将注意力转移到对孩子完整人格和情感能力的培养上。回归教育常识,积蓄内在动力,培养孩子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情绪调节能力、协作与交往能力等,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
以解决问题为导向,思考如何通往更美好的未来,孩子的心理问题也不可忽视。南京师范大学家庭教育研究院副院长、心理学院副教授,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常务理事殷飞聚焦当下孩子的心理状态、行为表现,指出孩子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有:焦虑、冲动、心理韧性较差、回避社交、情感淡漠等。
“衣食无忧、成绩优异,但不快乐、低价值感”是很多当代青少年呈现出来的“通病”,也是教育需要反思与改变的地方。“让孩子的生命富有意义感,需要教育者多给予他们‘爱与尊重’。”殷飞指出,育人不是竞赛,外显的能力再强、技能再多,也无法填补内心的缺失,要让孩子全面发展、健康成长,需着力解决的应该是整体的教育生态问题,而不是技术与方法问题。
“无论未来怎么变,只要孩子有自我实现的勇气与方向,他就能够去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人生。”殷飞表示,我们应该让孩子去追求、形成一个独特的自我价值体系,而不是用固定的一套标准去做统一的评判。同时,他也为家长们提供了培养孩子面向未来的能力的思路和策略,即让创造意义与价值的能力、面对挫折时坚韧的毅力,以及持续一生的自控力贯穿孩子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