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3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5年第21期(总第4036期) 导报四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毛笔情缘
江苏省张家港市大新中心小学六(1)班 樊玥
《教育导报》2025年第21期(总第4036期) 导报四版

“长长的棍、软软的毛,跨越千年时光,流传中华文化。”大家猜猜它是什么?没错,就是毛笔。毛笔虽然朴素,却拥有神奇的魔力,它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言人”。

我和它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我首次接触毛笔时很好奇,心想:这根小棍上一撮软软的毛能写字吗?在老师的带领下,我走进书法教室,看见大哥哥大姐姐们握着这根小棍认真地书写着,他们熟练地蘸墨,再轻轻刮去多余的墨汁,然后认真写出一个个漂亮的字来。我立马被毛笔的神奇吸引了,迫不及待坐在凳子上,跟着老师一笔一笔地练起来。没过多久,我就基本学会了用笔姿势和临摹技巧,我开心极了,从此便与毛笔交上了朋友。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几年过去了,我的毛笔字越练越好,我和毛笔的“合作”也越发熟练。它用头发蘸墨,我挥动着它的身子,潇洒地写着,几笔过后,一首诗完整地展现出来,毛笔也仿佛在对我说:“你真棒!”

快过年了,妈妈准备去买一副对联,我信心满满地说:“不用买了,我来写。”说干就干,我找出红色对联纸,倒好墨水、铺好毛毡,大手一挥,用毛笔“刷刷”地写了起来。妈妈大吃一惊,拍手叫好:“写得真好!”看着自己的作品,我特别自豪。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写对联,没想到写得还挺好看,我兴奋地把它贴在了大门上。

国画课上,我又一次见到了毛笔,只不过这毛笔比练字的笔稍微小一些。我和毛笔再次“合作”,它用头发调出了各种颜色,我用它描绘出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随着绘画等级的提高,从花鸟到山水再到工笔,我手中的毛笔也在不停地调换粗细,一次又一次满足我的绘画需求。

在我的生活中,有许多场合会用到毛笔,毛笔也成了我的心爱之物。据说在古代,人们每天都会用到它,书法家们用它创作出了不同的书法作品:《兰亭集序》《祭侄文稿》《自叙帖》《黄州寒食帖》……它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江苏省张家港市大新中心小学六(1)班 樊玥

指导教师 颜士州

点评

作者开篇用谜语引出全文,从初识毛笔到熟练掌握书法、绘画技巧,生动地讲述了自己与毛笔的“情缘”,表达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