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7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5年第27期(总第4042期) 导报三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先完成,再完美
■鲍祝莹
《教育导报》2025年第27期(总第4042期) 导报三版

周末接孩子回家,路上,他一反常态地有些沉默。我问他,是不是在学校发生了什么不开心的事情,结果他表示并没有。我就纳闷了:“那你愁眉苦脸的做什么?”

儿子瘫在座位上,长叹了一口气,说:“没想到这周的作业这么多,有数学试卷、英语报纸,还有一篇大作文。最麻烦的是,我还要准备一个‘课前微讲堂’的演讲。”“咦?这个演讲你不是很早就报名了吗?”我有些诧异,距儿子报名演讲快一个月了,应该足够他准备好5分钟的内容了。

“我也没想到时间过得这么快啊。”儿子更郁闷了,他说:“第一个星期的时候,我就决定要做一篇读书分享。结果选了好几本书,很难决定最终讲哪一本。比如《堂吉诃德》,我觉得里面有很多精彩的场景和对话;但是《雾都孤儿》也不错,情节曲折离奇……”“那最后你决定好了吗?”“没有。”

“那第二个星期呢?”我忍着没有立即发表看法。儿子回答:“第二个星期,班里有一位同学是用英文讲的,大家都觉得非常新颖。我又改变了主意,打算查找资料,也用英文来讲,但是有的内容查不到,弄得我心情烦躁。”

“然后就到了上个星期。我想了想还是不用英语讲了,可以做一个好看的 PPT来增加演讲的趣味性。但是,做一个好看的 PPT也不是我想得那么容易。”儿子长叹了一声。

回到家后,儿子火急火燎地开始做作业。我原本想和他聊聊演讲这件事,看他着急的样子又不忍打扰。当天晚上,儿子房间的灯亮了很久。

第二天,一大早儿子就起床了,开始奋战他的演讲稿。忙活了一上午,他终于做好了,急忙喊我:“妈妈,我做好了。你来试听一下吧。”我匆匆刷完碗,去听儿子的演讲。他激动地讲完,然后一脸期待地望着我。看着儿子的眼神,我还是决定实话实说:“我觉得你的 PPT设计得还不错,但是内容有点多,规定的时间内讲不完。而且,演讲的时候你有点过于紧张了。”

下午,孩子又修改了一版 PPT,再次试讲了一遍。这次的效果虽然比之前好很多,但是离孩子想要的让人赞叹的程度还是有差距。看见孩子闷闷不乐的样子,我决定和他好好聊一聊。我问他:“你是不是有点失望,觉得这次的演讲没法一鸣惊人了?”儿子点点头。

我耐心地跟他讲起我自己的经历:“去年秋天,我看到一本杂志在征文,便准备写一个故事。我构思好了情节,就开始写。好不容易写了个开头,第二天一看,觉得自己写得惨不忍睹,只好推翻了重来。等到晚上的时候,我又觉得白天写得不好,又重新写。就这样拖拖拉拉、周而复始,截止日期都到了,还是只有一个开头躺在我的电脑里。”

“原来大人也会这样啊。”儿子眨巴着眼睛看着我,大约没想到我还有这种经历。“是的。那次的事情之后我就懂得了,如果想做一件事情,最重要的是先完成,把自己的想法付诸实践,然后再不断完善,力求达到自己最满意的效果。不然的话,它要么会像我当时未完成的故事一样,成为空想;要么就像你这次的演讲一样,匆匆忙忙,连自己也不太满意。”我语重心长地说。

“妈妈,我明白了。”直到第二天上学的路上,儿子还在思考这件事情。他说:“任何事情都不可能做好万全的准备再开始,重要的是做,而不是想,我说得对不对?”“对极了!”我开心地对儿子竖起了大拇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