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里笼罩着淡蓝色的烟霭,这是一个细雨蒙蒙的天气。杏花不知什么时候悄悄开了,而且绽放得那样浓烈,在蒙蒙的雨丝里更显得莹润秀雅。这样的雨天,人们都不愿意撑伞,大概是怕破坏了这烟雨朦胧的诗意吧。
我家小孩背着沉沉的书包,站在停车棚旁边的一棵杏花树下,静静地仰望着满树明丽的杏花。我们坐在车里看着他,虽然我要赶时间去上班,孩子要赶时间上学,却不忍心打扰他。“让他看一会儿花吧。”孩子爸爸说。
孩子心里肯定也知道早上时间的宝贵,还是愿意停下来欣赏一会儿花开的美。刚才吃早饭时,孩子一边吃饭,一边兴致盎然地和我们玩飞花令的游戏,一口气说出了很多春天的诗句,有些连我都接不上来。其中提到了“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也许正是杏花的诗句,让他看到杏花时,心里荡漾起诗意的情绪,感到欣喜和亲切吧。
这个春天,孩子很是忙碌,主动要求用功读书。他被学校选中要参加诗词比赛,一边是繁忙的功课,一边要大量地背诗。他没有喊累,而是神采奕奕地投入到诗词比赛前的准备。晚上,作业完成后他还要默默背诵,早上,他卧室的灯又先亮起,又在背诗了。孩子告诉我,他怕自己起不来,定了两个闹钟。今天早上,他坐在餐桌旁吃饭,对我说的第一句话是他越来越喜欢诗词了。
想起孩子被选上参加诗词比赛的那天,我们去接他,从来没见过他那么高兴,开心地唱着“春风得意马蹄疾”。说起被选上的缘由,是在刚开学的才艺展示课上,他洋洋洒洒、抑扬顿挫地背了一首《将进酒》。老师问他还会哪些,他又背了《从军行》《蜀道难》。这给老师留下了深刻印象。同学们都觉得他诗词积累得多。
孩子对同学说:“我能被选上,得好好谢谢我老妈。”那天,孩子对我说起这些时,我心里欣慰、开心。像是自己纠结的各种想法,终于被事实证明是正确的那种轻松、透彻的喜悦。
因我喜爱诗词,假期时,我便让孩子背诗。相比于听故事、做手工,背诗是有些费力的事。假期时间充裕,我给他选了一些比较长的诗,有些字他还不认识,字句也不理解,我又没时间一点点教他,就让他查字典、看注释。这对一个孩子来讲确实有点难度,况且那时的他对诗词并没有兴趣,也考验着他的耐心。我又总是抽查,他只好不情愿地背着。
有时候,看孩子背得吃力,我就想撒手,让他自由自在地玩吧,去做自己喜欢的。尤其是看到很多人说,父母不要把自己喜欢的强加给孩子。又想到自己成长过程中,不是也反感父母强加在自己身上的希望吗?可是,当回首从前的时候,又懊悔自己浪费了大好光阴,没有好好听父母的话,甚至希望父母对自己更严厉些,这样就能多学点知识。
人总是这样,错过了才知道珍贵,特别是光阴,该读书的少年时光,就要好好读书,然而往往这些只有长大了、尘世里经过一番历练、尝些苦头后,才会明白。况且年少时记忆力最好,现在背会了,不容易忘。
我就是在这样的矛盾里徘徊着、纠结着,但也在坚持着自己的想法。
一个假期过去了,还是有了一些小小的收获。孩子会背不少长诗了,他慢慢对诗词有了一些好感,尤其喜欢李白那些豪迈、潇洒、有气势的诗歌。时常,他自己会不由自主地像唱歌一样唱出一些诗句。听着他得意地诵诗,我知道他已经找到了快乐。
陈忠实决定走文学这条路时,在笔记本的扉页上写着这句话:“不问收获,但问耕耘。”
我想,只要耕耘,多多少少会有收获的。只要坚持,就会花开。现在,院子里,不仅是杏花开了,海棠花也开了,很多花都在信守着与春风的约定,如期绽放。“风有信,花不误”,“信”,是我们的默默耕耘,也是我们会有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