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吴 彤)针对高中教育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数量不多、升学路径单一等问题,邻水县试点探索高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全力提高“出口”质量。
开展调研论证。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原则,邀请省教育评估院、四川大学、四川师范大学专家开展专题培训,联系重庆巴蜀中学、重庆南开中学等名校交流指导,深入县内普高学校调研座谈,研究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策略。目前,组建工作专班1个,组织50余人考察学习4次,开展专题培训3场、调研座谈3次,征求意见建议10余条。
明确实施路径。拓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渠道,建设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基地,借助校内外专业力量,在高中阶段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中,对拔尖学生进行针对性专业培训,培养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目前,建设培养基地1个,邻水中学与第三方机构签订合作协议,在数学、物理等4门学科试点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加强培优监管。抽调县内教育专家5名,组建指导组、督查组2个,走进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基地校,指导基地校建立学生成长档案210份,深入试点学科课堂开展教学视导,选派20名青年教师跟班听课80节,邀请省内专家现场指导,全面分析培优教师教学方法,全程跟踪拔尖创新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