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2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4年第90期(总第3985期) 导报二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开江县集团化办学催生“化学反应”——
让“上好学”出门可及
■张正勇 刘远
《教育导报》2024年第90期(总第3985期) 导报二版

曾经,“强校愈强、弱校愈弱”成为开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一大瓶颈。但在今年,这一现象有了显著改变:在强校愈强的同时,开江县明月小学、灵岩初中等一批农村薄弱学校提质“逆袭”,成为老百姓心中“家门口的好学校”。现象背后,是开江县深入推进集团化办学的改革实践。

分类推进集团化办学

“郝校长,现在附近村民不再一心让孩子去实验小学,也想让孩子留在明月小学读书了!”今年秋季开学,开江县明月小学校长谭胜看见学校学生从最低时期的150人飙升至260多人,第一时间向开江县实验小学校长郝朝庄分享了好消息。

上述变化源于两年前开江县实验小学紧密型教育集团的成立,实验小学对宝塔、明月校区开展紧密合作托管。经过一年时间,明月校区五年级、三年级教学水平在开江县教师质量管理考核中排名同级同类前茅,宝塔校区六年级总体水平上升,从同级同类倒数跃升中游。

曾经,“优质热门学校挤破头,农村薄弱学校却无人问津”的现象较为常见。2021年新学期报名时,实验小学持续火爆,相隔不远的明月小学却门庭冷落。作为农业县,开江县大部分学校分布在乡镇和农村,长期以来,该县面临优质学校少、学位紧张,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校际差距大等问题。

要实现全县办学质量大幅提升,通过强校“输血”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是一条路径。

2022年11月,开江县中小学(幼儿园)分类推进集团化办学改革创新试点工作启动,县域内24所中小学(幼儿园)纳入集团化办学试点范畴。该县因地制宜、分类推进紧密型、协作型、联盟型、片区型4种集团化办学模式,探索借力成渝双城经济圈,创建“万达开教育示范区”,构建成渝教育联合体,实现优质资源辐射共享。该县相继成立开江县实验小学紧密型教育集团1个,开江中学、开中实验协作型教育集团2个,西城小学、城北幼儿园联盟型教育集团2个,任市一小、任市初中片区型教育集团2个。

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

开江县集团化办学虽然起步晚,但充分汲取全国各地办学经验,结合当地实际,全面优化师资队伍、盘活教育资源、稳定开江生源、共享办学经验,逐渐形成基础教育集团化发展的“开江方案”。

“办出品牌、办出特色、办出质量!”开江县教育督导室副主任李三静介绍,县教育局在5个管理上下功夫:管思想引领,凝聚核心价值,实行章程备案审查制度;管人力资源,凝聚人才活力,实行教师交流轮岗制度;管平台搭建,凝聚创新发展,教研室与教育集团联合搭建竞赛平台;管课程开设,凝聚五育并举,致力于教育集团特色课程建设;管质量驱动,凝聚智慧发展,实施教育集团成员校质量整体提升计划。

集团化办学,不是简单的排列组合,而是要真正实现龙头学校对成员校的辐射带动。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实施项目化教学管理,教学质量提升支撑点基本形成,充分发挥出实验小学作为该县首批义务教育领航学校的作用。开中实验教育集团、任市初中教育集团同测同析平台结合中考进行建设,初中“壮腰工程”基础得到夯实;任市一小教育集团“红梅”管理论坛引领成员校文化建设。

通过名师交流缩小校际差距,是集团化办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为此,开江县探索创新集团化办学教师聘用管理机制,实行紧密型集团内部教师统筹聘用管理,变“学校人”为“集团人”;建立开江县教育人才储备中心,为紧密型教育集团配备副校长1名。同时,用好激励机制,切实保证晋职晋级、评优评先、职称评聘等向派出到成员校任职任教的人员倾斜。

四大教育集团加速优质均衡发展

开江县按照整体推进、分类实施、横向融合、纵向贯通、孵化再生的集团化办学改革工作推进思路,明确集团化办学培优“三名”队伍、提升师资水平;深化教育改革、提升办学活力;扩大优质资源,提升教育质量三大任务,实施“书香校园、清朗校园、奔跑校园、歌声校园”四大行动。

建立“三导三达标”机制,教育局相关股室督导教育集团组建好“一室三中心”运行机构框架;县教育专家组指导教育集团制定三年规划、任务清单;教育集团主导搭建教培研训测“一体化”教育教学工作平台。教育集团轮岗交流骨干教师,紧密型总校按10%派出支教教师,协作型按照骨干教师总数的8%互派轮岗交流,联盟型、片区型骨干教师交流比例达5%。从2022年到2024年,开江县经过近两年集团化办学的探索实践,县域内一批薄弱学校、落后学校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开江县永兴镇中心小学近年来面临严重的生源流失问题。“我接手的时候,年轻教师很少,学校缺乏活力。”该校负责人介绍,当时,开江县西城小学将该校纳入集团成员校之中,实施“种子教师”培养,在教学、师资、管理等方面实现全面帮带,如今的永兴镇中心小学已经焕然一新。

“集团化办学,绝不是简单复制粘贴或简单地把优质学校的优质资源分配到相对薄弱的学校,而是通过资源共享、机制重构,实现学校间优势互补,激发学校的内生发展动力,生成新的优质教育资源。”李三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