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蜀道就是连接关中和巴蜀的大动脉,是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也是南北丝绸之路的枢纽线。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剑阁县翠云廊时,强调“要把古树名木保护好,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好”。明月峡栈道、昭化古城、翠云廊、剑门关……今天,这些璀璨的“蜀道明珠”更加美丽、耀眼,它们承载着中华文明悠久历史和绚烂文化、蕴藏着丰富的教育和思政元素。如何在传承蜀道文化中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近年来,广元市将古蜀道文化作为重要的研学资源,研发了“跟着总书记走蜀道”系列思政研学实践活动课程,让孩子们在“行走”中明道悟理,坚定“四个自信”,争做时代新人。截至目前,广元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已接待了15期2万多名学生,这种“思政大课+思政研学”的主题教育活动形式得到了师生的欢迎,取得了良好教育效果。
“一条古蜀道,半部华夏史。欢迎同学们来到‘跨越蜀道看古今’思政大课堂,大家好,我是巩莉老师。”9月10日19时,在广元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的学术报告厅里,数百名学生坐姿端正,聚精会神地聆听一堂声情并茂的思政大课。
巨大的显示屏放映着习近平总书记到翠云廊视察的片段。其中,无人机拍摄的一望无际的绿色山野、无法环抱的巨大松柏,以及大山中绵长蜿蜒的公路、铁路,写实而唯美的画面让人震撼。视频的声音停止,坐满学生的报告厅安静得一根针掉落也听得清,只听见女教师的声音:“让我们开启一场沉浸式的蜀道之旅,一起来解密蜀道之难、蜀道之韵、蜀道之变、蜀道之梦……”
走过明月峡
从栈道到“高速”的变迁
9月10日一大早,蓝天白云,阳光明媚。6辆大巴车从广元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启程,车里满载着广元市八二一中学、旺苍县白水镇中心小学校、苍溪县元坝镇初级中学的孩子们。
大巴车沿着今日蜀道——京昆高速向北飞驰,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半个多小时就到了广元市朝天区明月峡的古栈道遗址。孩子们下车、有序列队,导游和老师们带领他们走进青山绿水间,也走进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中。
孩子们看到,明月峡古栈道建筑在嘉陵江边的悬崖峭壁上,是古蜀道(陈仓道、褒斜道、傥骆道、子午道与阴平道、金牛道、米仓道、荔枝道)“金牛道”中最为险要的一段,至今存留着千年前古人开凿的栈孔。栈道从先秦开始开凿,李白《蜀道难》中“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渡愁攀援”就是这里的真实写照。站在栈道上,一旁是宽阔而汹涌的嘉陵江水道;对面的山中是宝成铁路的隧道,绿皮火车驰过;栈道的上方是20世纪30年代开通的川陕公路,有著名的“老虎嘴”。所以,明月峡被誉为“中国天然交通博物馆”。
“能在如此奇险的地方开凿栈道,不得不佩服中国古代能工巧匠们的建筑智慧,他们是怎样修建蜀道的呢?”老师告诉孩子们,古时候,匠人用藤条从崖顶把人吊到打孔的位置,通过火烧、水浇、打凿等方式反复工作,在崖壁上打一个向上的方孔,在孔眼里插上木梁,再在木梁上铺上木板。不是悬崖的地方,匠人用山体裸露出来的石头修凿石板路,翠云廊古蜀道就是用石板铺成的。蜀道上广布驿站、铺站,形成了十里一亭、三十里一驿的格局。沿线还修建了剑门关、昭化古城、剑阁古城、皇泽寺、千佛崖、觉苑寺等重要古迹、建筑。
“蜀道虽难,但古人面对蜀道之难并没有退却止步,而是不畏艰险、攻坚克难开辟了这条交通要道,打开了一条经济文化之道,也为后人留下来许多文化瑰宝。”听了老师的话,孩子们纷纷点头认同。
行走翠云廊
苍翠古柏千年挺拔
沿着“金牛道”,孩子们于当天下午来到被称为“葭萌”的昭化古城,了解了浓郁的三国文化。当晚在基地上完“跨越蜀道看古今”思政大课以后,9月11日,他们继续蜀道之旅,走进剑阁县的翠云廊和剑门关。
从广元市区到翠云廊有接近两小时车程,大巴车里是广元市八二一中学和朝天中学的初二学生,他们一进入景区,立即被浓郁的绿色包围了。“来,谁来背一下李白的《蜀道难》?能全文背下来是要免票的哟!”老师笑着提问。在同学们的推选下,朝天中学初二1班的蒋文阳流畅、一字不落地背诵了《蜀道难》:“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一点都没“卡壳”地背诵后,松柏林里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
“长期以来,古人就注重在道路两旁广植树木。翠云廊至今还存活有树龄2300多年的古柏树。”老师告诉孩子们,自周秦时期以来,历朝历代均有对蜀道两旁树木维护、补植的传统,逐渐形成了绵延数百里的林荫大道,它就是被誉为“蜀道明珠”的翠云廊。在老师的讲述中,孩子们了解到翠云廊区域内拥有树龄100年以上的古柏20391株。其中,剑阁段现存古柏7778株,平均树龄约1050年,“剑阁柏”和“帅大柏”树龄约2300年。“剑阁柏”是“四川省十大树王”之一,被誉为“中国最美古树”。“帅大柏”是1963年,朱德视察翠云廊,称“帅大的树,就是很大的树,就是树中元帅”,从此便有了“帅大柏”的名号。
为什么要在蜀道广植柏树?老师抛出问题,经过同学们热烈讨论,答案一一显现: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古柏曾发挥了表道、护路、养路、乘凉、计里程等作用。一是“护路”。古时候因没有柏油和水泥筑路,只能把石块和泥土混合作为路基,时间一久,受雨水浸泡等影响,路基难免会松散垮塌,种树能固定泥土,保护路基。二是“指向”。古时候因没有导航,人们出远门只能靠路标,而整齐划一的树木则是重要的参照。让远行的路人不至于迷失方向,同时能计算出大致里程。比如,按照明清的规范,30到40里设一驿,10到20里设一铺。三是“乘凉”,柏树能够在夏日道路上提供乘凉场所。如今,民间还流传着张飞当年“上午栽树,下午乘凉”的传说。
为什么漫山遍野的古松柏保存如此完好?经过讨论,孩子们发现除了适宜的土壤和气候之外,更主要的在于从古至今延续的保护传统。比如,剑阁县自明代就颁布实行“官民相禁剪伐”“交树交印”等制度。新中国成立以来,继承和发扬“官员离任交接”历史惯例。2023年7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翠云廊时殷切嘱托:“要把古树名木保护好,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好。”一位朝天中学的学生在交流发言中说道:“今天的课让我明白了,要抓好生态文明建设首先要抓好制度建设,同时还要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我们一定要巩固发展好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攀登剑门关
而今迈步从头越
“走过剑门关,人生无难关。”下午,孩子们爬上写着“天下雄关”和“雄关天堑”的剑门关,登高远望,满目苍翠,蜀道之旅在此处画了一个“逗号”,每个班在此合影留念。这次旅行给孩子们太多感触。
“我们一起感受蜀道之难,领略了蜀道之韵,纵览了蜀道之变。这条古蜀道带给了我们哪些启示呢?”这堂思政课并没有结束,老师让孩子们进行更多的思考。
广元市八二一中学五年级2班的孩子写下诗意的话:“看着这横贯山脉的蜀道,沿途峰峦叠翠、峭壁摩云、雄奇险峻、壮丽多姿;看着盘旋于万山丛中的蜀道,它历经千秋风雨;看着穿行绝壁的古栈道,它历代沧桑,真是:千古魂消蜀道难、雄关驰驿壮山河。”“学习的道路没有一条是平坦的。蹒跚起步时,便永远无法回头。在这条坎坷的路上,我们不要怕,要勇往直前,因为不怕的人面前才会有路。”
初二学生蒋文阳学到不少知识。他说:“如今,蜀道已不再难。从古蜀道到新蜀道,从三国到今天,古人克服了重重困难,有了当今的璀璨成就。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们要肩负好把蜀道文化发扬好、将蜀道精神传承好的担子,走向新篇章。”
这堂思政课结束之时,巩莉告诉大家:“少年强则国强。如同蜀道之开辟,从最初的崎岖不平到后来的畅通无阻,每一个阶段都凝聚着无数人的智慧和汗水。你们作为生长于千年古柏树下的蜀道青少年,更应该怀揣着这份希望和信心,将个人的成长与国家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你们,就是这片土地上最宝贵的新苗,是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生力军。”